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机乘员应急撤离是坠撞事故发生后保证乘员安全的重要手段。适航规章要求大于44座的飞机,应急撤离适航性验证需通过演示试验表明。实际演示试验能够最大程度上复现客舱内行人流撤离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然而,其在安全保障、成本控制以及数据采集等方面的难度,使得实验室研究和仿真研究成为应急撤离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为整机试验中行人流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支持,而在实验室与仿真研究中,撤离时间这类单一的评估方法无法对试验数据开展更深层的剖析研究。对此,本文将在应急撤离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客舱环境的微观可视化的评估方法分析,结合试验数据建立并验证应急撤离仿真模型,并建立支线客机的全尺寸应急撤离仿真模型,预测整机客舱内瓶颈运动规律。试验中,参照波音737-800搭设54人应急撤离试验平台,在两组主过道宽度下开展撤离试验,设置奖惩机制激发出人员竞争、合作的心理状态,通过MIAS软件追踪轨迹,分析客舱内行人流的撤离轨迹、瓶颈时空分布规律、流量时空分布规律。给出不同心理状态下,主过道、客舱前部的瓶颈区域评估指标,研究心理因素对撤离效率的影响。在应急撤离模拟分析中,首先,基于竞争状态下应急撤离试验的研究结果,将社会力模型应用于客舱环境,设计仿真的客舱布局、乘员撤离路径以及期望速度等参数,建立并运行仿真模型,在撤离时间验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基于Voronoi图进一步处理仿真结果,从微观上分析出仿真模型的瓶颈时空分布规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仿真模型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全尺寸飞机应急撤离仿真模型中,选取全尺寸的支线客机应急撤离试验进行分析,在应急撤离试验与其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客舱布局、设计乘员撤离路径,运行仿真模型,预测支线客机的撤离时间及瓶颈运动规律,并与支线客机的撤离时间与竞争模式下行人流的瓶颈运动规律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同时,为支线客机应急撤离过程中提升乘员撤离效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