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人行天桥低频振动分析及控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pi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行天桥变得越来越轻柔、美观、大跨度,振动问题对行走舒适度和结构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人行天桥振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已经受到了普遍关注,天桥在各种工程环境影响下的振动问题已成为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一项。因此,本文以二医大钢结构人行天桥安全使用状况检测项目为基础,通过现场前期检测、疲劳测试、动力测试等科学手段,结合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二医大人行天桥低频振动的原因,对人行荷载和桥下通车的影响特点做了研究,并根据天桥的使用现状对振动加以控制。成果主要如下: 1.对可以反映结构整体疲劳状态的关键截面进行疲劳测试,通过对所测应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构疲劳应力(应变)谱,进而得知结构振动引起的低阶应力(应变)幅循环较多,占据优势,而高阶应力(应变)幅循环相对而言少的多;并针对疲劳应力谱分别利用英国桥梁规范BS5400和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规定的疲劳评估方法对该人行天桥疲劳问题进行评估,结果均显示出该人行天桥目前尚不存在疲劳问题,可以认为该人行天桥目前的抗疲劳性能较好。 2.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基本模态,其中前三阶模态分别为:顺桥向,2.94Hz;侧向对称,3.13Hz;竖向,5.96Hz。结构竖向及侧向振动阻尼比分别为0.0279和0.0345。结构竖向振动频率满足《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中第2.5.2条规定的结构竖向振动基频不低于3Hz的要求。 3.引入烦恼率评价人行天桥结构振动舒适度问题,结合测试数据,得出该人行天桥侧向振动出现较大振动的频率最大、竖向振动次之、顺桥向振动最小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与外界环境激励的关系,研究发现行人行走激励主要在于竖向及侧向,顺桥向则相对较小,且通行行人激励下引起的振动一般持续时间长;车辆行驶产生的激励主要影响到结构的侧向振动,其次是竖向振动,顺桥向受到的影响最小,而桥下通行车辆引起的振动持续时间较短。 4.影响结构振动的主要因素是桥面通行行人和桥下通行车辆,但是分析发现,行人对结构振动的影响要大于车辆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实际中二者相互叠加而使结构的振动被加强与放大。 5.利用ISO2631:1997中总乘坐值的概念,将结构三向振动统一化,然后利用烦恼率分析该人行天桥整体振动舒适度,并做出了评价。得出该桥存在不满足舒适度的缺陷。 6.利用TMD对天桥进行减振设计,达到了较好的减振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土工织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在我国岩土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土工织物加筋技术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没有考虑复合地
疏桩支撑路堤结构是近年来在软土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路堤型式,相对传统复合地基,具有深层加固、有效“减沉”、经济合理等明显优势;目前,在国内外已开始广泛应用。疏桩支撑路
实践证明,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是一种经济、快捷且能缓解当前用房供需矛盾的好方法。因此,既有建筑增层改造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是当前结构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研究既
本论文以辽西风积砂为研究对象,通过DDS-70动三轴试验机对风积砂土进行了地震液化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固结比、围压、密度和细粒含量对粉土抗液化强度的影响;根据动三轴试验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目前已成为多、高层建筑优先选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对于SRC框架而言,节点是结构体系中的传力枢纽,节点剪切破坏是导致结构失稳、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olyvinyl alcohol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为PVA-FRCCs)以其超高韧性、耐冲击和耐腐蚀等特点引起纤维混凝
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结构是钢框架结构中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剪力连接件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它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材料抗压、钢材抗拉性能好的优势,两种材料组合后的整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交通荷载下,以车辙深度,层间剪应力和施工控制指标三方面作为判断依据,得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合理面层厚度。将面层材
土石坝是一种古老的坝型,也是当今世界最高的坝型,由于它施工简单、造价便宜并且能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中。然而随着土石坝高度的不断增加,仅限于渗流
随着我国工业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大型结构不断涌现,而这些大型结构的很多部位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与裂缝控制问题一直是大体积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