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铬及其化合物作为金属加工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制革、油漆、颜料、印染、制药等工业领域的生产中。由于其工业生产的长、站分布点多面广,并在生产过程中,每天排放大量含铬废水或废渣。据国家环保总局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工业生产每年大约产生20~30万吨铬渣,含铬废水排放量年均近900万立方米,其中六价铬金属排放量达到了700万吨。其所排放含铬的废水或废渣易危害人体健康和水环境,已引起国内外社会,尤其是工业管理、城建、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了利用生物质方法处理含铬废水废渣,并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生物质是指利用太阳能经光合作用合成的任伺有机物,是植物生长直接或间接的结果,包括薪炭林、农业废弃物、森林废弃物和动物废弃物(人畜粪便)等。生物质用于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具有吸附能力和还原能力强、成本低廉的优点,因而,生物质材料的环境利用值得引起环境工程界更广泛的重视。本论文以含铬废渣和含铬废水的综合治理和深度无害化处理为研究目标,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的生物质,结合微波处理方法,对含铬废渣和含铬废水进行深度无害化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本论文以重铬酸钾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渣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微波/生物质降解含铬废水的研究,主要包括选择高吸附性能的生物质,研究其对高浓度含铬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探讨生物质用量、含铬废水浓度、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微波作用下生物质的基本物理、化学变化行为,探索微波功率、作用时间等因素对生物质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吸附铬后的生物质在微波场中的降解行为;降解后的剩余残渣的毒性及稳定性分析。其次对微波/生物质降解含铬废渣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选择高还原性的生物质,研究其在微波场下对含铬废渣的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探讨生物质用量、铬渣用量、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研究降解后铬渣的残留毒性及稳定性问题。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利用农林生物质处理含铬废水废渣,走以废治废的道路,可望能为含铬废水废渣的处理提供新颖的途径;二是引入微波这种清洁能源,利用其加热迅速、无温度梯度和热应力、无滞后效应和对化学反应有促进作用的优点,对含铬废水废渣进行深度化、无害化处理,也为其它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