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基坑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传统二维基坑支护设计无法清晰表达支护结构空间位置、对基坑截面的计算无法整体考虑基坑危险面进行设计,再加上地下空间的隐蔽性及基坑支护结构的复杂性,BIM技术的引入弥补了传统二维基坑支护设计方式无法满足于基坑支护整体设计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长春地区某深基坑工程实例,引入BIM技术弥补传统基坑支护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对深基坑阳角锚索进行角度、位置的优化设计,并通过阳角优化设计方案的有限元分析得出优化前后不同开挖工况下的桩锚体系中位移及轴力的变化规律,为长春及类似地区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深入分析了目前基坑设计软件的优势和不足,引入三维基坑设计模型可以避免或减少二维设计衔接处及阳角局部锚索碰撞缺陷;通过Revit软件结合工程实际实例分析了BIM技术及基坑建模的技术关键;并利用Navisworks软件对Revit三维基坑模型中阳角锚索的碰撞检查分析,定量分析共发现114处碰撞,通过对锚索标高、角度的调整规避阳角锚索的碰撞。(2)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该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优化前后的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本构模型、网格划分和约束边界条件,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基坑阳角锚索优化后桩锚支护中的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约为优化前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的85%;周边地表沉降沉降最大值约为优化前沉降最大值的86.15%;锚索轴力最大值约为优化前锚索轴力最大值的82.82%。(3)针对三维基坑阳角处群锚耦合分析,利用Navisworks软件阳角锚索碰撞检查分析,定量的优化可以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支护结构失效所导致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