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毫米波辐射对兔庆大霉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以寻求防治肾衰的新方法。方法 将家兔16只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7只;对照组(B组)7只;正常对照组(C组)2只。C组仅作为病理上的正常对照。实验开始时,A、B两组每天予GM肌肉注射100mg/kg,连续注射七天。A组在肌注GM的第二天即采用毫米波辐射兔右肾体表投影区,每日一次,每次60min,共治疗10次。B组不予任何治疗。实验前和实验第三、五、七、十天分别测血BUN、Scr、尿cr、24h尿量、Ccr。实验结束后,三组动物全部处死,取双侧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BUN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变(P>0.05),B组第十天与实验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两组相比,第十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Scr较实验前降低,第十天下降明显,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明显升高。第十天上升明显,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第七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十天差异有高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度显著性(P<0.01)。A组24h尿量于实验后有不同程度增加,第十天24h尿量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24h尿量于实验后开始下降,第七天降至最低,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组Cc: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变(P>.05),B组第十天降低(P<0.0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B组大部分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严重浊肿,胞浆疏松,有空泡变性,部分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部分肾小管内可见蛋白管型。坏死的上皮细胞呈现一片崩解的、粉染的蛋白颗粒。A组上述改变较轻,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未见明显坏死,管型少见。左、右肾脏病理改变未见明显差别。结论毫米波辐射能改善兔庆大霉素肾损伤的肾功能,减轻庆大霉素对肾脏的病理损害。毫米波辐射产生的肾脏生物学作用是通过间接效应完成。对实验性庆大霉素肾毒性,早期采用毫米波辐射能有效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