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花喜神谱》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上海博物馆藏有南宋景定二年双桂堂刊语的孤本。进入清代以後,该本派生出了至少七种翻刻本和抄本,又在民国和现代以影印本的形式广泛地流布海内外。本文采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梅花喜神谱》的所有传世刻本及主要影印本的基本面貌、版本源流和刊印原委进行全面的考察。 论文引言部分回顾了《梅花喜神谱》的研究史,并简介了该书目前己知的所有版本。正文分三篇。上篇“双桂堂本考”分三节:第一节对其基本面貌进行详细的描述记录,第二节当试追溯双杜堂本的底本而貌,第三节对双桂堂本巾避讳的疑问及宋伯仁生平等作了若干讨论与考证。 中篇“古倪园本考”分三节:第一节详细描述古倪园本的基本面貌,及前後印本之间的差异;第二节辨证其上版所用底本的异说,并探寻该抄本的面貌;第三节详细考证古倪园本的刊印因缘。 下篇“《知不足斋丛书》本考”分三节:第一节详细描述《知不足斋丛书》和《知不足斋丛书》本《梅花喜神谱》的基本面貌;第二节考订收入《梅花喜神谱》的《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六集的刊刻原委:第三节讨论《知不足斋丛书》及其所收《梅花喜神谱》的初後印情况。 最後的余论,介绍了《梅花喜神谱》相对而言重要程度较低的几个版本,描述它们的基本面貌,考订辨证它们各自的刊刻底本,并对它们的刊印原委进行简要的考察。除此之外,民国以来遗有数种影印本影响既广,影印方式、出版背景及底本来源也各具特色,因此也在这里对它们进行简单的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