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震云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出色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几乎一出手,就能引起大的反响。从最初的创作开始,刘震云的小说就直面人生现实,直抵人性的最深处,从物质到精神不断开拓,这在浮躁的中国当代文坛显得难能可贵;同时,他笔下的人物对象范围比一般作家更广阔,指向芸芸众生,而不是单一的阶层。这一特点在他稍后的小说中越来越明显。而他的小说又追求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不断创新,写作艺术不断变化,一次次地超越自己,这使他的小说呈现明显阶段性的变化,大致可分为“新写实小说”,“狂欢”小说和“拧巴”小说三个写作阶段。刘震云后两个阶段的小说艺术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课题着重通过对刘震云目前小说中近期的两种明显不同的呈阶段性特点的小说艺术的论述,来探究刘震云小说中呈现的这两种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试图展现刘震云的思想变化和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并总结这变化给刘震云的小说创作带来的得与失。本文分四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在理清狂欢概念的同时,探讨刘震云“狂欢”艺术在其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并用同样具有狂欢艺术特点的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和刘震云的小说《故乡面和花朵》进行比较,以突出刘震云狂欢特点小说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采用和第一部分类似的逻辑结构,先对论文中出现的“拧巴”概念进行阐述,再对刘震云小说中运用的“拧巴”艺术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展开论述,最后专列一节内容论述刘震云运用的“拧巴”艺术的独创性并指出它的独特价值。第三部分探讨刘震云所运用的“狂欢”和“拧巴”这两种艺术之间的关联,从不变和变化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通过不变尤其是变化处来表现刘震云对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追求,从无奈的解构到失败的建构的努力,从而体现刘震云小说的价值。第四部分探讨刘震云的小说艺术运用的得与失。刘震云狂欢式的小说极具张力却显得“混乱”,拧巴式的小说深入人物的内心而内涵稍显单一。这是他的小说呈现给我们的基本印象,因此,写作中如何做到既表意深刻明白又内涵丰富,是留给后来写作者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