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初衷是让我国从无到有的证券市场能够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且能够平稳地向成熟的证券市场过渡。股权分置改革(下称股改)就是在我国经历了股权分置后的一段发展时期,由于股市的逐渐成熟和不断扩大,国家和法人所持的非流通股票就需要适时的从非流通股中解放出来,实现全流通。这也是外国成熟的证券市场模式。由于股权置这一模式是我国独创,所以并不能从外国成熟的经验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中,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份的发行价不一致,并且价格相差十分悬殊。在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转变的过程中就直接损害到了流通股股东(通常指中小股东)的利益。国家和法人所持的非流通股(通常指大股东)通过支付对价的方式来换取流通权。在和流通股股东达成协议后,大股东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不兑现自己的承诺,这样就直接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而相关法律规定又比较粗糙,难于规制这些不法行为。本文通过借助重庆百货的股改及大股东违背股改承诺的分析,试图对其行为性质作出分析,以便更好地为中小股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有益的探索。本文共分三部分研究重庆百货股改及股改后期中小股东权利保护问题。第一部分主要写重庆百货的股权结构和股改方案的设定,其中包括股改方案的对价安排和非流通股东的承诺事项;第二部分写股权分置改革实施、违背股改承诺以及责任分析。其中在责任分析中,讨论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依据、法律性质、违背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责任;第三部分写股改后期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分别从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重要性、股改后期中小股东权益仍被侵犯、当前法律对中小股东的保护不足、相关监管机构监管不力、股改后期中小股东权利的实现五方面来叙述,本文主要采取的是个案研究法的方法,通过个案的详细介绍,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运用到了举例对比和图表,使要说明的问题清楚明白。专门研究股改的文章很多,绝大多数都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来阐述的,本文则是从应用性专题的角度来分析单个股改,通过个股的分析,如管中窥豹一般,使人了解股改的全貌,发现目前法律和监管存在的不足,让人感受更为真实、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