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兴趣转移模型的推荐系统设计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推荐系统假设用户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一些商品比较感兴趣,则相似度较大的用户也可能有相同兴趣。但用户特征不会稳定不变,原有特征也会随着时间而转移。考虑到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忽略了用户兴趣转移这一特征对用户相似度的影响,因此,根据用户兴趣变化,基于行为序列建模的推荐可以提高推荐质量。本文主要围绕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通过移动网络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数据挖掘出用户的潜在兴趣特征,结合用户偏好、数据类目属性以及用户行为事件建模用户的兴趣特征转移模式。第二部分,通过需求分析、功能概述、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四个步骤,设计基于用户兴趣转移模型的推荐系统。第三部分,基于前两部分的课题成果,预测用户未来的兴趣演进,并基于模型预测的结果,实现基于用户兴趣转移模型的推荐系统。本论文首先通过研究常见的推荐模型推荐的现状与不足,明确了用户兴趣转移模型应用于推荐系统的重要意义。通过数据预处理过程,提取出用户兴趣转移路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改进了阿里巴巴的深度兴趣转移网络算法,提出了 Conv-DIEN模型。在Amazon Books数据集上的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显著优于基准算法,达到较好的建模效果。接下来,进行基于用户兴趣转移模型的推荐系统设计。结合现有需求讨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规划推荐引擎的核心流程,包括用户历史兴趣转移数据获取、对用户兴趣的实时建模以及线上个性化精准推荐的实时推荐流程。在系统实现方面,本文从系统需求出发,进行接口定义和技术选型,完成了基于TensorFlow的推荐系统代码设计与实现,并将推荐系统部署到云端。对比其他同类系统的特点,对本文提出的系统的可扩展性、性能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互联网推荐算法的发展趋势,得出基于用户兴趣转移的推荐系统存在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车辆颜色分类技术对于车辆识别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技术中现存的一些问题,例如数据集中数据规模小、颜色类别单一以及环境中存在的光照和极端天气等影响,都导致了传统方法的识别精度过低且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受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且能广泛应用的细粒度车辆颜色分类算法。首先,我们构建了一组全新的面向监控场景的车辆颜色数据集,以进行细粒度的车辆颜色分类研究。利用车型的先验信息,本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高比强度材料,应用在轨道车辆上能够大幅度降低车辆质量,为轻量化制造提供有效途径.文章根据标准设计了含有不同尺寸和位置缺陷的对比试块,采用常规超声波脉冲反射技术和视频超声技术进行检测,实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快速扫描检测,验证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讨论了视频超声检测技术在轨道车辆车体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分层等缺陷检测中的适用性.
根据车钩缓冲装置结构、运动机制和控制原理,结合车钩缓冲装置安全运用及状态检查技术,进行了钩缓装置远程控制及状态监控技术研究.同时介绍了钩缓装置远程控制及状态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近年来,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和动车组数量不断上升,工业互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了轨道车辆装备的智能升级和转型,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 H M)的智能运维体系被引入到动车组全寿命周期管理.文章根据PHM技术理念及设计方法,搭建了智能动车组PHM系统,重点介绍了智能动车组PHM系统的设计需求、体系架构、设计方法、技术方案以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