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体外合成的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特异性抑制肥大细胞细胞上CCR3表达,体内观察过敏性鼻炎小鼠鼻粘膜病理形态改变和肥大细胞浸润数目变化,并比较骨髓、外周血、鼻黏膜中肥大细胞CCR3及释放介质的差异情况,以期了解沉默CCR3基因对肥大细胞功能的作用及影响程度,为过敏性鼻炎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过敏性鼻炎组、controlshRNA处理组和CCR3shRNA处理组。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采用局部滴鼻给药的方式,将体外合成的针对CCR3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应用于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末次鼻腔激发之后的30分钟内对各组小鼠进行症状学评估,并收集各组小鼠的骨髓、外周血、鼻粘膜标本。应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各组小鼠骨髓、外周血及鼻粘膜中肥大细胞CCR3mRNA和CCR3蛋白的水平变化。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检测鼻粘膜的组织病理形态及鼻黏膜中肥大细胞的浸润情况,同时利用电镜观察鼻粘膜纤毛形态。应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骨髓、外周血、鼻粘膜中组胺(Histamine)、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前列腺素D2(PGD2)的浓度及其变化。结果:(1)鼻腔末次激发后,CCR3shRNA处理组小鼠症状评分较过敏性鼻炎组及controlshRNA处理组均减少。(2)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表明,与过敏性鼻炎组和controlshRNA处理组相比,CCR3shRNA处理组的小鼠骨髓、外周血、鼻粘膜中肥大细胞CCR3mRNA和CCR3蛋白表达均减低。(3)HE染色显示转染特异性CCR3shRNA慢病毒载体小鼠较过敏性鼻炎小鼠鼻粘膜病理改变减轻。(4)甲苯胺蓝染色显示CCR3shRNA组小鼠鼻粘膜中的肥大细胞比过敏性鼻炎组和controlshRNA组少。(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鼻粘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表面有大量纤毛,粗细均匀;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和controlshRNA处理组鼻粘膜上皮腔面分泌物增多,纤毛大面积脱落、稀疏、排列紊乱;而CCR3shRNA处理组纤毛排列较整齐,粗细较均匀。(6)在小鼠骨髓、外周血、鼻粘膜中,Elisa分析发现CCR3shRNA处理组的Histamine、Tryptase和PGD2水平均较过敏性鼻炎组降低,而转染了controlshRNA慢病毒载体的小鼠各项指标较过敏性鼻炎组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利用RNA干扰方法,鼻腔局部应用针对肥大细胞CCR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能够下调基因CCR3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肥大细胞在局部组织的迁移、浸润及脱颗粒功能,进而达到减轻过敏性鼻炎小鼠炎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