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兼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共设六个标题,分别就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客观基础、理论依据及动力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各有偏重的一一加以阐述,关键还在于结合了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的实践,在认识了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相互关系及其经济性、区域分工与合作产生的自然和历史基础、有关化进展及运行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等理论要点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现行区域分工与合作格局的缺陷及其理论认识上的不足,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宏观发展机制的重大变化,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并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为例,就其已取得的成绩和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障碍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已是老生常谈,但为什么所谓“瓶颈”制约提了这么多年,仍不能得以根本解决,其原因在于资金筹集不足,而资金筹集不足又源于体制、政策和观念方
在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并对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一章是提出问题的部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资本流入的结构发生
在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风险承担行为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债权人治理的视角出发研究异质性债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并结合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债务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效果是否具有调节作用。首先,在界定债务异质性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异质债务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