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是当前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会计电算化所核算的经济比重的上升,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质量也影响到整个会计行业的信息质量。因此,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电算化的实施和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需要财务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平时工作是中的积累。虽然电算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发展到网络会计和ERP阶段,但从国内的实施效果来看,ERP的实施仍然有赖于企业的良好管理和扎实的会计基础工作。从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入手,建立规范的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今后的企业全面信息化做好准备,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讨论了电算化的概念,以及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第二节阐述了电算化的意义;第三节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电算化管理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内容结构。 第二章分为两节,主要讲述国外和我国电算化发展的历程。我国的电算化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3年,是尝试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3年到1987年,是自发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从1987到1996年,是商品化发展阶段;第四阶段从1996年到现在,是管理型软件发展阶段。 第三章分为三大部分,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实施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首先讨论了我国电算化实施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没有针对电算化进行必要的流程改造;缺少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实施阻力重重;对电算化软件的取得方式和各自的应用范围缺乏了解;对取得的软件没有进行适当的评测等等。然后讨论了上述问题的对策,如实施电算化采用的方针,电算化软件取得方式的比较,以及电算化软件的评测标准等 第二部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页 由于购买的商品化软件主要由软件公司实施,而委托开发与自行 开发相类似,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自行开发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软件开发的机构设置,开发人员的合理分工等 第三部分;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电算化实施后的问题,就是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数 据安全性差;会计基础管理不好,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没有贯彻执行;一 电算化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档案管理的内容不全;电算化管理中存 在重使用软维护,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以及电算化实施后财务费用 激增等。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对策是建立和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电 算化的员工管理制度、电算化的使用管理制度、电算化的维护管理制 度、电算化的费用管理制度等。 第四章,利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对A公司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数据 备份执行不严的问题,用DELPHI编制了每周自动备份的程序,对数据 接口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