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农业呈现从集中到分散又到集中的周期性螺旋式循环。土地的垄断经营模式被土地革命打破后,农民获得了土地,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为以家庭为模式的小规模生产,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幅提高了农民经营农业积极性、创造力和生产效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规模的细碎化的劳动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上日程,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文件再一次指出“在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农业模式地位的基础上,应充分激发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潜能,培育、发展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本论文围绕宝鸡市凤县新型农业经营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基于已有文献和相关理论,对凤县新型农业经营现状、特点、优劣势进行总结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教育培训、鼓励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对策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挖掘凤县农业生产潜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