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所必走的道路,是新时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基础,不但与广大农村人口的切身利益有关,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然而,逐渐爆发且愈演愈烈的农村犯罪形势却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犯罪研究,便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便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排除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现阶段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全国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角度着眼,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这一宏观背景,实事求是地评估了本地区农村社会在现阶段的实情和农村犯罪的形势,综合运用实证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据此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防治农村犯罪的对策建议。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相关定义和理论基础。本部分先是对农村犯罪进行了界定,然后结合相关的基础理论,探讨对解决农村犯罪的帮助。第二部分研究新时期我市农村犯罪的现状与特点。本部分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泰安市岱岳区农村犯罪的调研材料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农村犯罪情况,对本地区农村犯罪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整理归纳。以犯罪学的犯罪原因论为依据,再从犯罪主体的心理、生理,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各种因素对农村犯罪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实际案例分析农村犯罪的特点。本部分结合经典案例,分析我市农村犯罪在新时期的特点。第四部分研究新农村建设与防治农村犯罪对策。本部分强调了实施新农村建设与防治农村犯罪的关联性,介绍了我国防治农村犯罪的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只有以农民群众为基础,自强自立,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强化农村法制教育和文化教育、加强农村自治管理,在减少农村犯罪的根本诱发因素之基础上,稳定快速地开展平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农村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