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在发展战略中一直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我国一直通过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来控制有效人口增长。但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人口慢慢减少,党和国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确立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不仅能打破独生子女的束缚满足人们生育二孩的心愿,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促进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需要承认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也引发了一些现实问题,特别是给女职工劳动权益带来严重的挑战,这也就导致生育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新的生育政策难以有效落实。所以,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我国新的生育政策调整为契机,研究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本文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首先为问题的提出铺垫了时代背景,并通过案例的视角引出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紧迫性。然后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个综述,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在于将女职工的劳动权益的保障从就业领域发散至生育领域,多方面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进行研究完善,不足在于全面二孩政策对女职工的影响多引用社会现有调查结果,没有做实证分析调查。然后从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保障的概念着手,厘清女职工以及劳动权益的基本概念,并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类型进行阐述。同时,也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进行展示,说明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必要性,其中包括社会性别理论、倾斜保护理论、特殊劳动保护理论以及社会责任本位理论。接下来介绍了全面二孩政策下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现状,一方面是立法现状,展示了目前我国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内容,并指出现有的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政策变化出现的滞后问题,另一方面是全面二孩政策下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社会现状,其中包括了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现状,虽然出生人数有所增长但是还是受到了阻碍。新的生育政策下女职工的职场现状,女职工出现了就业歧视、职业发展受阻、“三期”保护不完善以及女职工生育福利保障不够的困境。此外,在女职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出现了维权难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现状中出现的困境进行剖析,其中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有法律立法不完善、劳动监察不到位、权利救济不充分、公共服务政策的缺失以及传统的性别文化的影响和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再通过对英国、德国、瑞典以及日本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相关制度进行阐述,从这些国家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中如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孕产期保护、育儿假、陪产假制定、政府扶持政策等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其成功的经验。首先,通过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法律为女职工的平等就业权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其次,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在女职工生育期间为其提供工作保障;最后,为女职工二孩的抚养提供完善的公共托育服务。最后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与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当前生育政策下我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完善建议,分别从明确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健全生育保障制度、拓宽救济渠道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几个方面具体提出。第一,明确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相关内容就需要更新立法观念、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定义以及规定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二,健全女职工的生育保障制度包括完善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制度、延长女职工的产假期限、增加男性陪产假以及建立父母双方共同育儿假;第三,从女职工救济途径来建议则是要落实劳动监察制度、完善女职工劳动权益的司法救济机制、完善相关举证责任分配;第四,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则可以从加强公共服务政策保障、推行相关政府扶持政策、推进用人单位社会责任建设几个方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