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白桦昼夜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木蒸腾耗水对生态水文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本文以半干旱区大兴安岭南端主要优势树种白桦为研究对象,利用TDP热扩散技术对生长季白桦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同步监测太阳辐射(Rn)、大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风速(WS)等气象因子及土壤含水量(SWC),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时间尺度下树干日间和夜间液流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典型晴天白桦树干液流变化为单峰曲线,且不同天气液流速率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雨天树干液流日变化曲线为不规则变化。生长季蒸腾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在34.47%-64.76%。生长季中期的林分蒸腾量大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的林分蒸腾量。2.白桦生长季存在明显的夜间液流,5-9月夜间液流量2017年(11.43mm)>2019年(10.01mm)>2018年(9.01mm),夜间液流对整日液流量的贡献率在1.32-14.67%之间波动。前半夜液流较后半夜活跃,前半夜液流量占夜间液流量的52.23%-73.84%,后半夜占夜间液流量的26.16%-47.77%。7、8月份的夜间液流量最大,整日液流量与日间液流量差异性达到极显著。3.不同天气条件下,影响昼夜液流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促进白天蒸腾的主要环境因子有Rn和Ta,RH抑制阴雨天日间蒸腾和夜间液流。SWC是影响夜间液流的重要环境因子。SWC0-40cm是晴天和雨天昼夜树干液流的主要来源。SWC20-40cm是阴天日间蒸腾的主要来源,SWC0-20cm是阴天夜间液流的主要来源。从影响方式来看,Rn和Ta在各种天气均与树干液流呈正相关;RH均与蒸腾呈负相关;WS促进白天树干液流速率,抑制夜间树干液流速率。环境因子与树干液流多元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从全天来看为晴天(0.869)>雨天(0.805)>阴天(0.794),从昼夜来看对白天解释程度高于夜间。
其他文献
现代马产业逐步转变为融合畜牧、金融、文化、体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从桑树属和桑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家畜饲料资源,黄酮作为桑叶中发挥主要功效的成分之一,主要起到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本试验通过不同工艺提取桑叶中的黄酮,并对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总黄体酮得率检测及成分鉴定,在此基础上筛选缓解马骨骼肌卫星细胞氧化应激的最佳桑叶黄酮提取工艺及最佳添加浓度,并研究Nrf2-ARE信号
圆柏(Sabina chinensis)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良好的造林树种,了解影响两种种子萌发的因素对两种树种的人工更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研究以采收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的圆柏、侧柏种子为材料,通过室内萌发试验,测定各项发芽指标,对影响圆柏、侧柏种子萌发的生态因素以及种子包衣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对圆柏和侧柏种子萌发的生态因素研究得出:最适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是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植物病原真菌,其宿主范围广泛可侵染数百种双子叶植物。尽管大丽轮枝菌具有两个交配型。MAT1-1和MAT1-2,但有关大丽轮枝菌不同交配型的生物学、病理学、基因组学和遗传组学等信息主要来自对MAT1-2交配型的研究,而有关交配型MAT1-1的研究结果鲜有报道。本研究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采集的向日葵和马铃薯病样以及向日葵种子和马
白杄(Picea meyeri Rehd.et Wils)是我国的特有树种而且也是分布较广的一个种。在山西省,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均有广泛分布。树形优美,现是造林与园林绿化最主要的树种,是华北地区高山上部主要的乔木树种之一,宜作华北地区高山上部造林树种。其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对于物种来说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与其遗传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结合白杄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和DNA遗传多样性可以探究白杄
草原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动植物和人类提供了众多生态物品和服务。放牧已导致我国大部分草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围栏禁牧是退化草原恢复的有效方式。降雨格局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现象,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研究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降雨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作用,为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退化草地
沙柳和柠条是内蒙古重要的灌木造林树种,定期平茬复壮是经营的必要措施,利用平茬枝条栽培食用菌是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沙柳和柠条木屑及榆黄蘑2号菌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配方对榆黄蘑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筛选栽培榆黄蘑配方中沙柳和柠条木屑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1)利用不同配比的沙柳和柠条木屑培养榆黄蘑菌丝,与ck配方相比,配方中沙柳木屑+柠条木屑比例为78%+10%、73%+15%、68%+
土壤季节性冻融作用是我国北方冻土区形成土壤盐渍化的独特形成机制,冻融期土壤水盐的向上迁移会导致农田地表累积盐分,影响来年春天播种。干旱寒冷区,冻融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迁移的特殊规律是造成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发生以及演变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探讨冻融过程中暗管排盐对冻融过程中土壤盐渍化所具有的抑制作用,铺设了五个不同的暗管处理,自2018至2020年对试验区11个采样点进行了共8次取样,
公益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和提高植被覆盖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公益林工程的实施成果进行科学评价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公益林的林草生物量、枯落物持水、土壤理化特性、水文特征等做了专项调查分析;并结合乌拉特中旗2017年森林资源数据、气象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乌拉特中旗公益林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及物种保育等4个方面生态效益进行
本实验用贮藏3年、5年和7年的蒙古韭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用Ce3+(Ce Cl3),VC(活性氧抑制剂),caspase-3抑制剂(Ac-DEVD-C HO),VC+Ce3+和caspase-3抑制剂+Ce3+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其萌发指标、离子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色素c含量,caspase-3酶活性,MAPK3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研究Ce3+及抑制剂对老化蒙古韭种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
本文以籽用美洲南瓜高代自交系和白粉病病菌为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13个甜瓜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鉴别标准体系,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2020年白粉病生理小种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测定两年的白粉病病菌对籽用南瓜自交系致病力,并对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进行相关分析。同时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杂交组合,对籽用南瓜材料的性状进行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遗传力分析,为今后籽用南瓜白粉病防治已经杂交育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