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用于静脉麻醉维持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咪酯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镇静药,在目前所有的静脉镇静药中其心血管稳定性是最强的,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而平稳,可控性强等特点,对患者来说意味着麻醉更安全。但由于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有抑制作用,使得依托咪酯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临床上常用于麻醉诱导,很少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中的维持。但近来有研究证实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为一过性,停药后很快恢复,同时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应用依托咪酯麻醉的患者虽然有对手术刺激无皮质醇反应的证据,却未见与此相关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了依托咪酯用于短小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从而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多的指导依据。   实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口腔颌面外科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   2、麻醉方法   常规诱导,给予长托宁0.5mg,咪达唑仑0.1mg/kg,罗库溴铵0.6mg/kg,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0.3mg/kg,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4μg/(kg·min),E组采用微量输液泵以10~15μg/(kg·min)连续输注依托咪酯,P组采用微量输液泵以4~10mg/(kg·h)连续输注丙泊酚,酌情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3mg/kg。   3、监测指标   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in,插管后1min,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SBP、DBP、HR并记录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诱导后1minSBP、DBP明显下降(P<0.05)。切皮时P组SBP,DBP,HR较E组低(P<0.05)。E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较P组长,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E组发生2例术后躁动,P组1例。两组均无术后恶心、呕吐。E组术中有1例肌颤,无注射痛发生,P组有2例注射痛,无肌颤发生。   结论: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麻醉效果满意,短时间内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宫颈癌在全球女性中是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在11万以上,约2~3万妇女死于该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HPV感染被公认是引起宫颈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