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除第Ⅷ对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听神经的外周性损伤,少数为中枢性改变。近年来,突发性聋发病率在上升并趋向年青化,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人群听力的耳科常见病。在突聋的治疗上,中医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针灸治疗,对提高患者听力、促进听神经恢复方面有显著的疗效。而著名针灸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俞云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对虚证患者,应用补法针刺可起到补益气血,促进气机调畅的作用。本研究的动物实验研究部分是在建立气虚血瘀型Corti器毛细胞损伤豚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针刺对豚鼠进行治疗,通过观察豚鼠耳蜗Corti器细胞凋亡情况及针刺前后耳声反射测试数据所反映的听力损伤及修复情况,客观评价金针针刺拮抗耳蜗细胞凋亡及修复听力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设金针针刺组、金针针刺+药物组、单药治疗组、普通针刺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临床研究部分则将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切脉针灸组)、普通针刺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听力情况及伴随症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探讨针刺治疗在提高突发性耳聋上的疗效及安全性;验证利用金针针刺更具有“补益”的作用,尤适用于虚证的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中医针灸在突聋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临床实践中推广金针针刺、提高针灸疗效打下基础。方法:动物实验研究部分:首先将成年豚鼠用改良的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行气虚造模,即用小承气汤给豚鼠灌胃,灌胃当天禁食,次日由足量给食到限量给食。然后利用光化学反应法复制血瘀Corti器毛细胞损伤模型,静脉注射四碘四氯荧光素二钠后暴露听泡,以绿光照射耳蜗20min。造模后检测豚鼠血清D-木糖含量,进行耳声发射DPOAE测试以证实造模成功。气虚血瘀型Corti器毛细胞损伤豚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豚鼠随机分为金针针刺组、金针针刺+药物组、单药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干预及观察,两周后行耳声发射DPOAE测试复查,并取豚鼠血清检测D-木糖含量,取耳蜗在光镜下观察耳蜗组织形态及Corti器情况。临床研究: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耳鼻喉科治疗的气虚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切脉针灸组)、普通针刺组及空白对照组,试验组用金针补法针刺听宫、外关、足三里、百会、四神聪、·天枢、中脘等穴,普通针刺组用平补平泻法针刺,两组均每日针灸一次,连续针灸12日,空白对照组不针灸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定结果及伴随症状,评价综合疗效、次症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物实验研究方面:造模后豚鼠血清D-木糖含量较低,提示其肠胃吸收功能减退,符合中医气虚表现;耳声发射DPOAE测试结果显示,造模后DPOAE幅值较造模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造模后耳蜗组织形态发生变化:螺旋韧带、血管纹、基底膜螺旋缘微血管及相应的蜗轴毛细血管内有微血栓形成、血管扩张,血管纹水肿变性,剥脱离解,螺旋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胞核浓缩;Corti器内毛细胞变性、坏死、缺失。造模成功后两周,再次进行耳声发射DPOAE测试,结果金针针刺组、金针针刺+药物组DPOAE幅值有改善,单药治疗组DPOAE幅值亦有改善,但改善程度低于金针针刺组及金针针刺+药物组,空白对照组DPOAE幅值未见改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耳蜗组织形态及Corti器内毛细胞向正常转变。临床研究方面:综合疗效分析可见切脉针灸组痊愈、显效和有效的比例均相对高于普通针灸组及空白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提示切脉针灸组综合疗效相对优于普通针灸及空白组;中医疗效分析可见切脉针灸组显效和有效的比例均相对高于普通针灸组及空白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提示切脉针灸组中医疗效相对优于普通针灸及空白组;基线分析提示治疗前三组疗前症状总分不等,将疗前症状总分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对疗前总分(作为协变量)校正后,分析结果提示,三组疗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切脉针灸组总分的疗效相对优于普通针灸组和空白组;对三组的次要结局指标(症状)进行分析,除眩晕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耳鸣、耳闷塞感、听阈方面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提示,切脉针灸治疗组在次要结局指标(症状)相对较普通针灸组及空白组好。安全性评价方面三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研究表明,通过改良的耗气破气、饥饱失常法和光化学反应法可成功复制气虚血瘀证Corti器毛细胞损伤动物模型。针刺治疗可明显提高突聋的疗效,利用切脉针灸金针针刺更具有“补益”的作用,尤适用于虚证的治疗。从动物实验中可推断针刺在修复突发性耳聋者Corti器内毛细胞变性从而改善听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切脉针灸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突聋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