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伦贝尔地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有蒙语授课中学6所,学生以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为主。据统计,在校生有5872人。教职工有620人,其中,班主任有149人。作为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和其他中学班主任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其个性在于针对的是少数民族学生。蒙语授课中学在选聘班主任方面也很受局限性,必须选择蒙汉兼通的老师,他们的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质往往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呼伦贝尔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近几年,呼伦贝尔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更侧重于硬件的投入和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而加强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工作能力建设方面比较薄弱,据调查,对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到目前还甚少。所以,研究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状况,为提高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素质献计献策有其特殊的意义。为了解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状况,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进而提高蒙语授课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笔者本着这个目的对呼伦贝尔地区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能力方面有“三强、三弱”现象。班主任工作能力“三强”是指:(1)热爱班主任工作,组建班集体能力强;(2)具有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3)开展各项班级活动能力较强。班主任工作能力“三弱”是指:(1)对学生的心理缺乏了解,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能力弱;(2)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弱,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低;(3)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能力弱。班主任工作能力弱主要有三个原因:(1)班主任队伍趋于年轻化,缺乏工作经验;(2)缺乏知识更新机会,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于提高;(3)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少。根据研究结果,笔者对呼伦贝尔地区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1)根据地区特点,做好选聘班主任工作;(2)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健全培训、提高机制,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4)完善评价机制,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5)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搭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联系的桥梁。总之,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提高民族教育与教学的质量,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时俱进,更新理论水平,提高工作能力,使班主任工作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只有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蒙语授课中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才能永葆民族教育事业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