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教育哲学思想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考察教育问题,批判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的成果,是对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实现了教育哲学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联系教育哲学思想史的发展,以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第一章论述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创立及其实现的变革。首先从“教育”一词的语义演变入手,揭示人们对教育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的理解,进而考察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教育哲学的产生,阐述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思想背景。其次,结合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实践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教育的批判,论述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语境。最后,结合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论述了马克思对教育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以及由此而实现的教育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变革。第二章阐述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批判向度。论述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批判性原则——人的现实性与主体性原则,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教育哲学针对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批判,以及对资产阶级教育现状的批判,从而科学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第三章论证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价值向度。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教育的最高价值目的——人的全面发展,超越了对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传统理解,并阐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另一方面马克思指明了教育的直接价值目标——人的社会化,解答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历史之谜,论述了教育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的积极作用。第四章结合当代中国教育改革论述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首先概括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挑战,其次阐明了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所提供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改革思路,再次联系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具体论述了马克思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