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U-GPU-FPGA的异构计算系统及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2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业务与日俱增,“大数据”方兴日盛,各领域数据量和计算需求节节攀升。在这种“大数据”要求“大计算”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以CPU为核心的计算系统力有不逮,而具有颠覆式变革的量子计算、神经网络计算囿于技术,还不能投入实际应用。因此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异构计算大有“执天下牛耳”之势,对于异构计算系统的研究关乎国计民生。追根溯源,异构计算能够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大放异彩,一方面是得益于异构计算系统丰富的硬件资源;另一方面源于多类别计算单元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因此丰富的计算资源和合理的任务调度不可或缺。任务调度的研究能使异构系统的计算能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对于异构计算系统,对于日益扩大的计算需求,意义非凡。目前异构计算系统普遍搭载是GPU加速组件,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效果明显,但囿于自身架构,在通信密集型任务上GPU有些捉襟见肘;另外针对异构系统的任务调度算法林林总总,但是调度长度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异构计算系统及其任务调度进行了以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遗传和任务聚合的异构任务调度(GA-TP)算法,通过自适应动态选择、全基因参与杂交、自适应动态突变三种改进的遗传算子增加算法的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使得GA-TP算法能在合理的时间内给出一种无限逼近最优的调度方案;通过任务聚合,增加任务粒度,减少任务数目,降低任务间的通信成本,从而缩短调度长度。通过调度长度、比调度长度、算法加速比、算通比等关键参数对比了GA-TP算法和传统算法,结果证明GA-TP算法的调度长度明显缩短。组建了一种基于CPU–GPU–FPGA的异构计算系统,同时搭载GPU和FPGA两种加速单元,支持计算密集型、逻辑密集型、通信密集型等多种计算任务。针对不同架构计算单元之间数据传输的时延问题,结合开发框架的特点和GPU的特性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通过提高工作项访存操作在时间、空间上的连续性以及GPU的合并访存操作,降低GPU对全局内存的访问频率,减少GPU访存占用的时钟周期,从而降低了数据读写时延。基于PCIe和CPU实现了GPU和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数据传输链路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对照组口服
文章对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做了介绍,基于对数控系统的研究,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对于仿真结果的分析
文艺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文艺作品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文艺作品的存在、性质是否与人和社会的
一、加快发展数控系统产业的重要性装备制造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