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制剂对鸡肾脏损伤的治疗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尿酸盐沉积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及肾机能减退,继而引发尿酸排泄受阻,形成尿酸中毒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中草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有些药物对肾脏疾病治疗时药性平和,既可恢复肾功能,又不会损伤脾胃。试验选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通肾平喘,利水渗湿,迅速恢复肾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是该药对于鸡肾脏尿酸盐的排出效果以及对鸡肾脏损伤恢复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通过中药复方制剂对构建的鸡尿酸盐沉积症模型进行治疗,以探究中药复方对于尿酸盐沉积的排出效果以及对鸡肾脏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1)采用饲喂高钙高蛋白饲料的方法构建鸡肾损伤的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试验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试验前后将各组鸡称重并进行剖检,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对模型鸡的恢复作用。分别采集各组鸡只血液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选取各试验组鸡的肾脏进行组织切片制作,观察肾脏的病理组织变化。(2)将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以临床用药的3、5、10倍剂量给鸡群用药,给药期间记录各组鸡饮食情况以及中毒反应,在试验第0、7、14 d对试验各组鸡进行剖检,并计算脏器系数。同时对昆明小鼠不同浓度灌胃给药,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若小鼠未出现死亡则改用最大耐受量方法测定。以2 g/mL浓度,1日3次灌胃给药。观察小鼠中毒及死亡情况。结果:(1)中药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不再出现死亡且低剂量组死亡率明显降低;各治疗组血清尿酸、谷草转氨酶和肌酐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各治疗组鸡只肾脏系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肾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显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肾小球肿大现象明显恢复,肾小管组织结构较为完整,组织间质基本无纤维化。(2)试验鸡只给药后无异常反应。一周后剖检观察内脏亦无病变,试验各组脏器系数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小鼠无明显异常反应,也未出现死亡,因此不能测出本中药复方制剂的小鼠LD50。最大耐受量检测结果表明,依最大给药量1日3次灌胃给药,累计折合日用量为120 g/kg。小鼠无中毒症状也未出现死亡。结论:中药复方制剂可有效促进尿酸盐的排出,对高钙高蛋白饲料造成的肾脏损伤有一定的恢复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一新生刚刚经过注重知识积累的初中学段,普遍对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和特点以及学习方法不甚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适应 有效指导 良性转变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回答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高校德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立德树人内涵和作用,努探索立德树人在高校中的实现途径,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努力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校德育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98-02 
肝脏是哺乳动物体内质量最大的内脏器官,其中分布着高密度的血管和胆管。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中都涉及到肝内血管和胆管的解剖学位置及循环方向,因此探究肝内脉管系统的基本形态、实现其三维重建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T成像技术即为探究血管形态和结构常用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肝脏血管图像,本文采用实验室自主搭建的微型CT成像系统,以C57BL/6白化小鼠为研究对象,优化了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