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由HIV引起人类免疫机制破坏,造成免疫防御功能减退。它是一种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HIV的致病过程极为复杂,除主要攻击CD4~+T细胞外,涉及到人体众多的免疫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等,作用机制繁复多样,最终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引发一系列顽固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无高效、低毒、安全的治疗药物面世。经多年的临床探索和观察,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是联合疗法,即同时应用3种、4种甚至5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破坏HIV的细胞致病作用,抑制病毒的复制,以消灭存活在淋巴组织中某些细胞内和其他部位的病毒。这种合理有效的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在医学上称之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其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重建免疫功能,降低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靶细胞。因此,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是衡量HIV感染者病程进展和药物抗HIV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其他免疫细胞及分子也受到不同的损害,反映在数量和功能上不同程度的改变。另外,HIV感染机体后,细胞因子的表达会发生变化,随着HIV感染和AIDS进程的加深,细胞因子的表达呈进行性失调,细胞因子在疾病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我们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细胞因子的测定,试图寻找能反映HIV感染者免疫功能及HAART疗效的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指标。目的:通过分析检测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以及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膜分子表达情况及血清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水平,研究感染HIV病毒以及HAART治疗对宿主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病例均来自河南省确山县及尉氏县,均系由有偿献血感染。应用流式细胞仪双色荧光标记和相对计数法检测30例正常健康成人,41例AIDS患者及其中21例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后外周血CD4~+CD45RA~+,CD4~+CD45RO~+,CD4~+CD25~+,CD4~+CD28~+,CD4~+CD95~+,CD8~+CD25~+,CD8~+CD38~+,CD8~+CD95~+,以及CD14~+,CD19~+,CD56~+细胞的百分比。应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30例正常健康成人,41例AIDS患者及其中21例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水平。结果:1.AID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相比:AIDS患者外周血CD4~+CD45RA~+、CD4~+CD45RO~+、CD4~+CD28~+、CD4~+CD95~+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CD8~+CD95~+、CD8~+CD38~+、CD56~+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2.经HAART治疗后与治疗前淋巴细胞亚群相比:经HAART治疗后,CD4~+CD45RA~+、CD4~+CD28~+细胞比例比治疗前升高(P<0.01),CD8~+CD38~+、CD56~+细胞比例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具统计学意义;3.AID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细胞因子比较:AIDS患者血清IL-10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具统计学意义;4.经HAART治疗后与治疗前淋巴细胞亚群相比:经HAART治疗后,血浆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1.河南省经血液传播的AID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各种CD4~+细胞亚群比例的减少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1水平增高;2.HAART治疗后,CD4~+CD45RA~+、CD4~+CD28~+、CD8~+CD38~+及CD56~+细胞比例回复,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下降,提示HAART治疗的有效性,同时说明这些免疫学指标能较敏感的反映AIDS患者病情进展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