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林九桉单木结构-功能模型的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广林九桉(Eucalyptus grandis×Eucalyptus urophylla)为对象,运用GreenLab模型方法,基于16株桉树形态和生物量调查数据,建立了桉树的结构-功能模型和随机形态模型。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了桉树单叶面积异速生长模型,为桉树结构-功能模型中的叶面积估计提供了简便的方法。发现桉树单叶面积与叶鲜重存在着很强的线性关系,且桉树成熟叶与嫩叶的鲜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研究中将成熟叶与嫩叶分开建模。用平均相对误差、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方根误差以及预估精度五个统计量对模型进行检验和校正,最终确定成熟叶和嫩叶叶面积与叶鲜重的异速生长关系模型分别为y=53.299x0.891、y=-0.004+48.632x,y为单叶面积,x为单叶鲜重,预估精度分别为97.2%和98.6%。(2)基于一年生桉树的数据,建立了桉树的确定性GreenLab结构-功能模型。模型的直接参数是通过实测数据获得的,隐含参数是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通过Digiplante软件拟合反求获得的。对模型中的部分假设进行了验证,并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各级枝总鲜生物量及各级枝上叶的总鲜生物量的模拟效果较好,枝的生物量在生理年龄1(PA1)、生理年龄2(PA2)、生理年龄3(PA3)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49%、-13.41%和-18.80%;叶的生物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25%、8.24%和2.40%。相对于生物量,节间直径与长度的模拟效果稍差,主干上各节间直径与长度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9.71%和48.74%。桉树次生生长主要遵循全局分配模式。(3)建立了桉树的随机形态模型。分析桉树的形态特征,发现桉树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随机性生长延迟现象,这一现象可用随机模型来表示。建立了包括主干和侧枝芽的生长概率、生长节律、分枝概率及芽的存活概率等随机概率方程,得到了一年生和二年生桉树的随机形态参数。在生长节律为1的假设下,一年生、二年生桉树主干平均生长概率分别为0.82和0.78,一级枝的平均生长概率分别为0.41和0.68,主干上的分枝概率均接近于1。利用这些参数以及随机模型可以随机模拟桉树的树冠形态结构。研究结果为理解桉树的结构变化和生长过程及生物学驱动的三维可视化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其他文献
以实验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运用教材提供的实验素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思考、讨论等多种方式,通过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
期刊
水土流失是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研究表明,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到了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森林植被
攀缘植物是园林植物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在城市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的常绿攀缘植物调查,选出6个具开发应用潜力的常绿种,它们是:络石(Trachelospermum ja
光肩星天牛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蛀干害虫之一。本文通过资料收集,结合光肩星天牛的基本生物、生态学特性,对其在我国新疆、西藏及甘肃天然次生林区的传入可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山地、热带北缘、暖温带等气候区的18个省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于杉木不同地理种源响应气候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