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当今,美好愿望与精神空虚并存;看社会,辛勤劳作与偷盗奸邪同在。如何在过去优秀传统和未来时代要求之间,寻找一条融洽的渠道以塑造现代中国精神?梳理历史脉络,以寻求人文精神之道,来为破解难题提供借鉴。是什么精神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度过难关,此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有那些帮助?华夏历史告诉我们,有一种精神存在于乡土之中。生活在乡土的人们没有受到过更多的教育,生活也不是多么富有,但是他们身上有着自强不息、敢于牺牲的精神。而且每每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总是闪出熠熠光辉。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甚至在改革开放起始阶段,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可见乡土精神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传承和发扬。探究和梳理我们的精神根源是理解我们自身,并提升自己的一面历史镜鉴。探讨和研究乡土精神,更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发扬民族卓越精神,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途径。温古而知今,我们在努力建设美好明天的时候,温故卓越之乡土精神,以为现代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想要民族复兴,必先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主体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乡土精神的内涵、起源、特征。乡土精神起源于何方?有哪些内涵?又如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特征?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论述了乡土精神的起源和内涵。二是论述了乡土精神独具的三个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乡土精神的作用。精神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乡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精神,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总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一是论述了乡土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论述了乡土精神对我们当代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作用。第三部分:论述了现代化浪潮下乡土精神的流失及影响。一是论述了乡土精神流失的表现:诸如淳厚、朴质的观念慢慢消逝;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的精神慢慢消散;勇于牺牲的精神慢慢萎靡;敬顺自然的思想和行为慢慢湮灭;孝道伦理思想慢慢薄弱。二是论述了乡土精神流失造成的影响:对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个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安定的影响、还有对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第四部分:论述了乡土精神流失的成因。一是论述了技术的滥用消磨了乡土精神。二是论述了城镇化的发展对乡土精神物质基础的破坏;分别是对生活环境、产业结构、经济生产方式的破坏。三是论述了城镇化发展对家族文明代代相传的影响。四是论述了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对乡土精神的影响:从教育的传承、考试制度、选拔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五部分:探究了乡土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一是论述了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传承并发展我们宝贵的乡土精神。二是论述了有序的推进现代化建设:从现代化技术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品质方面展开论述。三是论述了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促进乡土精神的传承:分别从乡村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制度、考试形式等几方面展开论述。四是论述了改善环境,促进乡土精神的传播:分别从建筑形式、现代化农村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五是论述了以世界眼光,博采众长传承和发展乡土精神。综上五部分,探讨乡土精神的过去和起到的作用,以求扎实有效地传承和发扬乡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