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水污染协同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地位的日益凸显,也暴露出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等问题,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大课题,是急需率先突破的领域,而区域内水污染的协同防治亦是题中之义。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的水污染形势相当严峻,根据环保部2016年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京津冀区域内几乎无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水质比例已经高达40%,严重的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更影响了区域内正常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因此,京津冀三地亟待开启协同治污模式。本文主要以法律问题为视角,从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的现实状况、基本特点以及危害出发,并借鉴域外跨界水污染法律治理经验,对京津冀区域水污染协同防治的法律对策进行探索。首先,在京津冀区域协同防治水污染过程中,离不开法治的引领与保障,做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无缝对接、协同联动,才能达致京津冀区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其次,将区域协同防治理念引入京津冀水污染防治之中,打破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划梗阻和地方性制度、观念壁垒,以实现区域水污染的协同防治。最后,本文紧紧围绕京津冀区域水污染协同防治的法律对策进行设计创新。第一,顶层专门立法。分为国家立法和地方协作立法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制定一部综合性《海河流域管理条例》;地方层面充分协作立法,进一步深化协同防治。第二,协同联动执法:主要对执法机构—海河水利委员会进行重塑革新,具体设计了组成构建和运作机制。第三,统一联合司法:加强区域司法联动协作和跨界水污染纠纷解决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第四,保障公众参与,强调区域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积极作用,并对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流域景观的组成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影响着河流污染物的产生和迁移过程,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对流域水环境带来显著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为活动不断增加,导致河流氮
目的:探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子宫前后壁贯穿缝合术、缩宫素在高危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2月高危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88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
在科尔沁沙地南缘选取了两个典型的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对其记录的Rb-Sr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b-Sr含量变化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相似,但Rb含量小于黄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核因子(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八宝海水库于2007年进行除险加固。砂砾石层按照帷幕灌浆设计和传统的施工方法进行坝基帷幕灌浆,其后出现了串孔、冒浆、坝体劈裂的问题。经过灌浆试验和工法的探讨及研究,三
文章分析了拉西瓦水电站坝基灌浆洞上下游排帷幕灌浆岩石透水率、单位水泥注入量与孔序的关系。通过对先导孔岩芯分析、灌浆孔钻孔过程中岩芯裂隙中水泥结石充填情况及检查孔
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RES)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形式接入电网,使传统配电网从单源、单向潮流的被动系统变为多源、双向潮流的主动配电网。DG的接入为配电网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大规模且形式多样的DG接入会使配电网的运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