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师德建设研究--以R市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tky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社会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的状况下对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百姓对子女教育高质量需求与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层出不穷。然而体制外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师德却没有得到教育部门及社会的重视,这无疑对今后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良好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探究提升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构建道德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团队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
  本次研究主要探析了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师德建设研究的根本理论依据和现状困境,解答了师德的内在含义;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R市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展开了研究。现阶段,基于社会整体对教师师德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老师,都从各自职责、角度出发,为校外培训机构师德的建设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此外,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一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教师的师德失范现象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三个大方面,第一,社会负面因素导致教师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第二,培训机构管理监督工作出现失误;第三,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较低。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师德失范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多个层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还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失衡、经济因素的负面冲击、培训机构管理监督工作出现失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进而在此背景下,由R市的调查研究联系到普遍性的培训机构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加强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师德建设的对策,主要包括:改善社会环境,营造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师德建设良好氛围;把握时代脉搏,健全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师德管理监管体系;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教师自我塑造。在积极完善与健全其对策建议的基础上,又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的创新之处做了分析,从研究内容上来说,文章是以当前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为对象进行师德建设研究,本文力求研究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民办性质)师德建设的独特之处;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本文将师德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力求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此次调查研究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
其他文献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一直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具备全新的德育工作理念,以适应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属于社会成员中的“精英”群体,他们接受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具有相对广泛的科学文化、历史和社会知识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是社会道德水准的晴雨表。如果在校大学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次较高、损失较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水、干旱、泥石流等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频频发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一猝不及防的大灾难给中国造成了极为惨痛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大灾难需要大慈善。中国素有“文明之邦”的美称,赈灾慈善救济、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世界的华人华侨,企业纷纷捐款捐物,心往一处想,劲儿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媒介环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媒介市场化条件下,商业因素的侵蚀、新兴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际交流的频繁、网络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换代更新,都对我国媒体环境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新闻诚信以及记者诚信提出了挑战。  建设和谐社会,建立起诚信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而新闻传媒机构往往掌握着许多社会资源,对社会秩序的维持起着重要这用,而记者则是新闻传媒的作用发挥的主体
学位
女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女性的精英,她们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独具特色的旺盛的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消费的时尚和潮流。她们的消费道德观念和行为不仅折射出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影响着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关乎着国家的消费结构、产业导向、社会风气。因此,关注、研究女大学生的消费道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以女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女
学位
本文通过运用住房过滤模型分析了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同时在分析中借鉴了美国的经验教训。在1998年房改之前,中国一直采取的是福利分房的住房制度。而自98年房改以后,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地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然而这一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为基础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佳。从现实条件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双方的融资渠道的建设。美国三阶段的住房保障制度为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提供
自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慢慢由集体化社会转型到个体化社会,社会结构与家庭结构、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婚礼作为当下的一种仪式性消费活动,自然也在经历自身表征和意义的变化。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为主要理论,通过在潍坊RT婚礼策划公司的田野调查,以参与观察的方式了解当代青年人的婚礼流程和准备过程,并讨论这其中是如何体现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这一命题的。  从婚礼策划
学位
民间仪式是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对象。靖江做会讲经是流传于江苏靖江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民间信仰活动。完整的靖江做会讲经研究应该包含宝卷文本以及宣演仪式两个方面。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靖江宝卷文本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而对其仪式的研究则相对欠缺,因而本文的关注重心放在做会讲经的宣演仪式上,希望能对靖江做会讲经研究有所补充。  靖江做会讲经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宣卷活动,流传到靖江地区后与地方做会仪式
学位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给北京大学90后援鄂医疗队的回信中写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一向热情勉励,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青年。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盼切切在心、引人深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担当在召唤着当代大学生,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富有朝气和创造性的群体之一,也是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后备军,作为青年中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群众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较为集中和容易暴露各种矛盾的区域,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做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石。过渡型社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种新的社区形式,其建设与管理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而过渡型社区作为新生事物,其复杂性与特殊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极具挑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业则是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动力。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创业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成为创业队伍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必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作为创业教育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