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问题在当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专业的教师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学习和反思中成长起来。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不管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年)都强烈地号召幼儿园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但透过幼儿园教师反思的现状,不少研究者指出,幼儿园教师在反思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学反思浅显,反思的积极性不高,反思形式化问题严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使得反思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进行研究时,也应看到那些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身上存在着丰富的、有益的教学反思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一般的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借鉴和帮助。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取样,选取H市Y幼儿园的Z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等研究方法,在对Z教师反思成长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着重从反思类型、反思内容、反思过程、反思水平等方面明析Z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并总结归纳出Z教师教学反思的特点。研究者通过对Z教师教学反思的分析发现:一、Z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和行动后的反思。三种类型的反思贯穿其行动的始终,其中行动中反思是其反思类型的重点。二、在反思过程上,Z教师的反思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施路径上看,行动后反思路径包括发现问题—分析归因—形成假设—行动改进;行动中反思路径为识别—思考(直觉判断)—引导—结果反馈。Z教师的反思过程以问题为导向,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三、在反思内容上Z教师既有对幼儿园实践活动较为系统的反思,也包括了对幼儿园主题课程及教学理念的反思,反思内容具有层次性。在对集体教学活动的反思中,Z教师主要反思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机智等方面;Z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反思包括安全问题与介入指导、经验提升与支架支持、游戏冲突与回应。四、在反思水平上,Z教师的教学反思既有技术性反思也有理解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总的来说,反思有助于Z教师教育观念的改进、实践性知识的丰富以及教学智慧的生成。个人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如强烈的反思动机、虚心开放的心态,深厚的理论素养、良好的觉察能力等。此外,幼儿园完善的教研制度、良好的同事关系等也对Z教师的教学反思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质量:幼儿园要变强制性反思为鼓励性反思,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为教师创造反思的条件。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反思价值,增强反思意识;增强问题意识,主动发现问题;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反思质量;增进交流合作,以对话促反思;尝试行动研究,以研究促反思;勤于动笔,以写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