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努力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事业的现代化,就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进入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其主要标志。而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雷同、土地资源浪费、大中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自然资源肆意攫取而面临枯竭、空气雾霾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突出的摆在人民的面前。如何有效破解这些社会问题,以使得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各界努力探讨的方向。浙江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前沿地带的沿海经济大省,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GDP总量和人均GDP都位于全国前列,城乡一体化进展迅速,块状经济或区域经济特色鲜明。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以产业转型和升级为重点的经济社会的转型。因此,从21世纪开始,浙江就根据自已拥有大批块状经济即区域特色经济的特点,开始探索以区域性空间再造和增长要素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的城市化和产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一批“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载体”,并因杭州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的引人瞩目而催生了“特色小镇”这一后来流行的称谓。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规划设计的某些方面不够科学,特色小镇定位不准、功能叠加不足,政府功能定位在实践中有所偏离或游离,创新集聚转化困难等。为此,必须加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根据产业特色实施功能叠加,创新集聚转化,保障土地、资金要素的供给,以促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