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S基嵌段聚合物自组装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能够自组装成各种结构确定的相分离结构。这些高度有序的高分子材料,呈现出新的光、电和力学性能,在医药、生命科学、纳米器件和光电材料等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具有独特的无机纳米笼状结构,将其引入到聚合物中能够生成具有优异性能的杂化材料,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可以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研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有力工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采用DPD模拟研究了POSS基嵌段共聚物(PMMA-b-PMAPOSS和PMMA-b-PFMA-b-PMAPOSS)在四氢呋喃(THF)中的自组装动力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聚合物链段在溶液中的高度随机分散,然后各链段卷曲形成小聚集体,接着小聚集体碰撞融合形成大聚集体,最后胶束的形成与稳定;考察了嵌段顺序、长度、聚合物含量及溶剂的影响:对于PMMA-b-PMAPOSS,改变嵌段长度和聚合物含量,只出现了球状、扁盘状和层状胶束;对于PMMA-b-PFMA-b-PMAPOSS,调控嵌段顺序形成了“核-壳-冠”和“核-混合壳”结构的球形胶束,改变嵌段长度则会形成“Janus”粒子,另外,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胶束形态依次发生了球形、飞碟状和Y型到多室和雪人状再到扁盘状和层状的变化,胶束尺寸随着混合溶剂THF和三氟三氯乙烷(F113)中F11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比来说,三嵌段共聚物由于嵌段种类的增加,可以调控的影响因素增多,自组装形貌也更加丰富多样。(2)通过DPD模拟研究了POSS基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FMA-b-PAA-b-PMAPOSS)在选择性溶剂中的的自组装,不同嵌段顺序下的共聚物在THF中自组装形成“Janus”粒子、“核-壳-冠”和“核-混合壳”结构的胶束;调控嵌段长度则会促使胶束形态在球形和“Janus”粒子之间转变;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胶束形态先是出现了由基本的球形结构单元堆积而成的“花生状”、“Y型”和“蠕虫状”,继续增加溶液浓度,则出现了胶束的扁平化至六角堆积形成层状胶束的过程;调控THF和F113的配比,则会形成草莓状、层状堆积而成的棒状胶束及“Janus”粒子,且胶束尺寸随着F113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2013-09~2015-09随机抽选我院12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与研究组63例
介绍了两种改进的选取工程投影面的方法并把他们应用到GPS工程控制网的内业计算中,理论与实践都证实这两种方法能够较好的控制GPS投影导致的边长综合变形影响,方便了工程使用
本文从生物体的带电特性出发,对静电场生物效应的机理从微观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研究表明,果蔬保鲜的机理是控制其内酶的活性与臭氧对乙稀的分解作用;提高作物种子的活力则是
目的研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方法对13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32例早产儿中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