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式立交安全间距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隧道和互通式立交等大型结构在建设中的使用比例逐渐上涨,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众多隧道与互通式立交之间路段过短的情况,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并造成交通拥堵,对高速公路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借助车道变换理论和交通冲突技术,从理论计算和微观仿真两方面研究了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式立交的安全间距。首先对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式立交的间距进行了释义,明确了间距是由净距和变速车道长度两部分构成,并确定了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的隧道洞口到互通式立交匝道这一方向路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隧道与互通式立交间距设置的主要因素有:交通流量、车辆速度、车辆组成、交通流特性、驾驶员的视觉特性、驾驶员的反应特性、交通指示标志的设置、道路基本车道数等八个方面。然后运用车道变换理论,在考虑影响因素和最不利行驶情况基础上,对车道变换过程的每一阶段建立了对应的计算模型并得出了不同设计速度和车道数组合形式下的安全净距推荐值。再基于交通冲突技术利用VISSIM建立仿真模型,选取交通冲突率为路段整体交通冲突严重程度评价指标,利用迭代聚类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分析得出在一般地形条件和地形条件受限情况下,不同设计速度、不同车道数的最小安全净距值。再与基于车道变换理论计算确定的一般条件下净距值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最终确定了一般地形条件和地形条件受限情况下,不同设计速度、不同车道数的隧道与互通式立交最小安全净距推荐值。最后论文针对“短间距”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式立交路段提出了行车安全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短间距隧道与互通式立交间距的相关研究学者、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和现有规范更新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离心泵作为一种通用流体机械,在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离心泵的性能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而蜗壳是离心泵的重要过流部件之一,它的优化设计对于离心泵整体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随着拓扑优化方法从固体力学领域被拓展到流体力学领域,许多学者对流体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更有学者将其运用到离心叶轮的设计上。拓扑优化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不依赖于设计经验,不仅仅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之前,我国已开展过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
宜州下枧河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营造纯自然、纯壮族的旅游氛围为战略方针,打造以山歌比赛为主题的歌节和壮乡歌仙会、有情人鹊桥会,并统一规划和建设景区旅游环境设施、开发经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规范化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从而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满足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