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永州地区斑鳢与乌鳢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血液生理、生化和肌肉营养成分方面的比较,以了解二者的种质特性。为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为纯种繁育和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为:1、主要形态学性状:通过对斑鳢与乌鳢的外部特征、生态特征的观察和传统形态学的测量比较发现二者存在种的差异:斑鳢头顶有“一八八”三字斑纹,尾柄有2-3条弧形横斑;乌鳢头部斑纹散乱,尾柄无弧形斑纹;斑鳢的背鳍D41-44,臀鳍A 25-30,侧线鳞:52-59;乌鳢的背鳍D 47~50,臀鳍A 31~35,侧线鳞:60-69。可量性状中除HL/SL、HL/SD比例性状斑鳢比乌鳢的大外,其他都比乌鳢小。2、染色体组型特征:采用活体肾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法。通过对染色体标本的初步研究,确定二者在细胞遗传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斑鳢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2N=4m+2sm+30st+6t NF=48;乌鳢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m+22st+22t NF=52。在核型中斑鳢与乌鳢的m、sm染色体数都较少,st,t染色体较多,尤其是st染色体特别多。3、血液生理生化特性:斑鳢血液的生理和生化指标与乌鳢比较有很大差异,即斑鳢的红细胞数目(3.27±0.54)1012/L比乌鳢(3.71±0.51)1012/L的低,平均红细胞体积(128.5±3.62)fL比乌鳢(124.05±3.06)fL的高。血红蛋白(148.7±9.33)g/L含量比乌鳢(115.0±7.25)g/L高,斑鳢的红细胞脆性比乌鳢的小。生化指标中斑鳢除血糖含量比乌鳢高外,血清总蛋白含量(37.30±4.06)g/L、白蛋白含量(15.63±0.67)g/L、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0.53±0.06)mmol/L、胆固醇(4.37±0.68)mmol/L都比乌鳢低。表明斑鳢的活动性、抗病力比乌鳢的强。4、肌肉营养成分特性。采用营养成分的传统测定方法,得出斑鳢的各项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粗水分75.36%、粗蛋白25.75%、粗脂肪4.70%、粗灰分1.08%、钙0.78%,磷0.55%;氨基酸总含量79.33%,必需氨基酸含量39.11%,鲜味氨基酸30.79%。斑鳢除粗水分、磷含量比乌鳢低外,其他含量都比乌鳢高,斑鳢营养价值优于乌鳢。斑鳢比乌鳢更具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