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拟对心电图特异性T波倒置且临床上疑为AHCM的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尖顶角及其收缩期变化率、心尖局部心腔射血速度、心肌应变等特殊结构与动力学参数,旨在探讨上述指标在AHCM形态学表型变化中的意义,以期寻找对早期AHCM的检出的敏感超声指标。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连续53例临床上疑为AHCM的患者,男性40例,年龄23-85岁,中位年龄60岁,包括21例早期AHCM(P-AHCM组)和32例典型AHCM(T-AHCM组)患者。另选4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男性35例,年龄42-77岁,中位年龄55岁,排除心血管系统、严重的肝、肾、肺、代谢性及结缔组织等可能影响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疾病者。 仪器与方法:收集入选者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及其他相关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采用Siemens SC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VVI采集模式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①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LVDd,LVDs)、室壁厚度(IVST, 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房容积(LAV)、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 A),二尖瓣环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1, e2)、计算e’及E/e’;②心尖形态指标:心尖最大室壁厚度及其与左室后壁基底段的比值(APWTmax, ABR)、心尖部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角度(θap-d,θap-s)及其变化率(△θap=(θap-d-θap-s)/θap-d);③心尖部动力学指标:心尖部射血速度(Vap)及其与左室流出道射血速度(VLVOT)的比值,应用VVI软件测量心内膜和心外膜心肌的圆周应变(CS)、径向应变(RS)、纵向应变(LS)及圆周旋转角度。 结果 1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T-AHCM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NC组和P-AHCM组增大(P<0.05);P-AHCM组LVEF值高于NC组和T-AHCM组(P<0.05)目的 本研究拟对心电图特异性T波倒置且临床上疑为AHCM的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尖顶角及其收缩期变化率、心尖局部心腔射血速度、心肌应变等特殊结构与动力学参数,旨在探讨上述指标在AHCM形态学表型变化中的意义,以期寻找对早期AHCM的检出的敏感超声指标。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连续53例临床上疑为AHCM的患者,男性40例,年龄23-85岁,中位年龄60岁,包括21例早期AHCM(P-AHCM组)和32例典型AHCM(T-AHCM组)患者。另选4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男性35例,年龄42-77岁,中位年龄55岁,排除心血管系统、严重的肝、肾、肺、代谢性及结缔组织等可能影响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疾病者。 仪器与方法:收集入选者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及其他相关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采用Siemens SC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VVI采集模式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①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LVDd,LVDs)、室壁厚度(IVST, 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房容积(LAV)、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 A),二尖瓣环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1, e2)、计算e’及E/e’;②心尖形态指标:心尖最大室壁厚度及其与左室后壁基底段的比值(APWTmax, ABR)、心尖部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角度(θap-d,θap-s)及其变化率(△θap=(θap-d-θap-s)/θap-d);③心尖部动力学指标:心尖部射血速度(Vap)及其与左室流出道射血速度(VLVOT)的比值,应用VVI软件测量心内膜和心外膜心肌的圆周应变(CS)、径向应变(RS)、纵向应变(LS)及圆周旋转角度。 结果 1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T-AHCM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NC组和P-AHCM组增大(P<0.05);P-AHCM组LVEF值高于NC组和T-AHCM组(P<0.05);P-AHCM组和T-AHCM组的LAVI及E/e’均高于NC组(P<0.05)。 2心尖顶角及其变化率:P-AHCM组和T-AHCM组的心尖角?ap-d及?ap-s均显著小于 NC 组(P<0.05),虽然两个亚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 P-AHCM 组和T-AHCM组分别有6例和21例?ap-s为0°(P<0.05)。P-AHCM组和T-AHCM组的△?ap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两个亚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AHCM组、T-AHCM组、NC组的△?ap分别为:0.74±0.23、0.80±0.33、0.16±0.08。 3心尖射血速度:P-AHCM组和T-AHCM组的Vap均高于NC组(P<0.05),但两个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HCM 组、T-AHCM 组、NC 组 Vap 分别为:0.49±0.20 m/s、0.88±0.50 m/s、0.24±0.06 m/s。 4心肌应变:与NC组比较,P-AHCM组和T-AHCM组的心尖部CS及RS均减低(P<0.05),两个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HCM组心尖旋转角度高于NC组和T-AHCM组(P<0.05),而T-AHCM与NC组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早期与典型AHCM均存在心尖顶角减小,角度变化率与心尖射血速度增高,以及心肌应变等力学异常,唯一不同的是早期AHCM的心尖旋转角度大于典型AHCM。 2 超声心动图心尖顶角及动力学上的变化结合特异性心电图改变可能有助于提高AHCM的影像诊断率及早期AHCM的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