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本世纪50-60年代,Burnet和Thomas提出免疫监视(immunosurveillance)学说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机制,主要是TIL、LAK、NK等免疫效应细胞杀灭肿瘤细胞。虽然机体有一系列的免疫监视机制,但肿瘤在某些个体仍能发生并持续发展,甚至转移,其原因是肿瘤存在着多种免疫逃逸机制。 骨肉瘤为最常见的原发于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占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骨肉瘤大多数发生于10~20岁的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且易发生早期肺转移,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7%~20%。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骨软骨瘤,为来源于骨髓内间叶组织的原发骨肿瘤之一。对骨质有很大的溶蚀破坏,可穿过骨皮质形成较大软组织包块,属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通常刮除后复发率高。 近年来研究发现Fas和FasL系统在胃癌、直肠癌、肺癌等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预后有一定的关系,Fas和FasL的表达情况也决定了其对化疗、生物学治疗的敏感程度。 实验材料 30例骨肉瘤标本取自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科石蜡切片(1992~1999),厚度为5μm。经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确定。 47例骨巨细胞瘤标本取自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科石蜡切片(1989~1999),厚度为5μm。经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确定,按Jaffe病理分期进行分组:Ⅰ、Ⅱ级38例,Ⅲ级9例。 24例骨软骨瘤标本取自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科石蜡切片(1998八999太厚度为 5 pm。经 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确定,作为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对照组。 实验方法 标本高体后,用10%福尔马林固定48小时,石蜡包埋,SM切片,抗原热修复后,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瞩P法)染色。以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Fas,FasL蛋白表达以细胞膜或细胞浆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细胞。光镜下高倍视野计数200个细胞,共四个视野。以阳性细胞的百分数来代表表达强度。所得数据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Fas蛋白的阳性部位在细胞浆和细胞核。Fas在30例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0.0%,在47例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72.3%,而在四例骨软骨瘤中表达阳性率为 62.5%。骨肉瘤、骨巨细胞瘤Fs蛋白表达与作为对照组的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肿>0.·05八 Fas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情况为,I、11级组与皿级组阳性率分别为78.9%和44.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师<0.05X随着骨巨细胞瘤分级的增加,Fs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有减弱。 FasL蛋白的阳性部位在细胞浆和细胞核。FasL在30例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90.0%,在47例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55.3%,而在24例骨软骨瘤中表达阳性率为50.0%。骨肉瘤FasL蛋白表达与作为对照组的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显著h<0.of*骨巨细胞瘤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h>0.05八FasL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情况为,二J级组与Ill级组阳性率分别为 47.4%和 88.9%,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师<0.05人随着骨巨细胞瘤分级的增加,FsL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有增强。 ·2· 讨 论 正常组织表达适当强度的Fs和FsL,使其处于正常的免疫监视中,在Fs和FsL正常相互作用下,细胞能够进行正常的凋亡,即细胞的增殖与死亡处于动态平衡。如果二者表达失衡就会使细胞失去正常的免疫监视,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人 Fs基因位于 10q24。1,大约 70kb,其基因产物 Fs(APO一乙CD95)蛋白是一种含有335个氨基酸的二型跨膜蛋白,分子量为40Kda.在结构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神经生长因子属于同一家族,是一种细胞凋亡信号受体。人FasL基因位于二号染色体上,其基因产物FsL蛋白,分子量为45Kda,正常大多分布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FasL的氨基酸序列与11型跨膜糖蛋白相近,也属TNF家族。Fs和Fa5L的相互作用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细胞膜表达有功能的Fs蛋白,并且其表达量达到一定强度是通过Fs和FasL途径诱导凋亡的首要条件。FasL在TIL人TL及NK诱导的癌细胞的凋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FsL在活化的CTL和NK细胞上表达,参与免疫清除表达Fs的靶细胞。而表达FsL的癌细胞反向杀伤T细胞来逃避免疫清除。ie讪auser等发现,大多数良性肿瘤的FaS表达的水平略低于正常组织,而恶性肿瘤Fs的表达显著下调或丢失,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Fas表达几乎完全丧失。正常组织都有一定水平的Fs和FsL表达。任何组织都处于Fs和FsL介导的杀伤与被杀伤的动态平衡之中,一旦Fas和FasL发生相互作用失常,导致免疫监视失效,肿瘤得已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FasL表达率高的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转移或转移后更容易生长,原因可能在于FsL阴性的肿瘤转移后可能容易受到T淋巴细胞的攻击,而FasL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则可借此途径逃避淋巴细胞的攻击,并同时反向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