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贸易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带动了国际物流进步。各国的决策者均意识到仅针对企业层面的物流管理不能满足国际化需求,由于改善国家物流绩效,可以有效联系生产、流通和消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故受到众多学者与实践者的关注。现有研究在物流绩效影响因素上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多数仅关注一两种影响因素。然而,国家物流绩效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对不同区域国家的影响程度各异。同时,关于沿线国家物流绩效的影响强度和国际区域间比较的研究较少。因此,上述问题亟需展开深入研究。本研究重点考察国家物流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其在不同区域国家的影响程度差异及原因。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因素、产业因素、政府因素四个维度,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了沿线不同区域国家物流绩效影响因素的差异。结论如下:1.国内外需求、运输基础设施、国际关系及贸易开放度、通信网络能力均正向影响沿线国家物流绩效。2.关于国家物流绩效总指标:对北线区域国家,国际关系及贸易开放度对国家物流绩效影响更强;对中线区域国家,运输基础设施对其影响更强;对南线区域国家,通信网络能力对其影响更强。3.关于国家物流绩效的各分项指标:(1)海关效率:南线比北线区域国家,国内外需求对海关效率的影响更强;北线和中线区域国家,国际关系及贸易开放度对其影响更强;相比中线区域国家,南线通信网络能力对其影响更强。(2)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北线和中线区域国家,运输基础设施和国际关系及贸易开放度对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更强;南线区域国家,通信网络能力对其影响最强。(3)国际货运便利性:北线区域国家,国际关系及贸易开放度对国际货运便利性的影响最强;中线区域国家,运输基础设施对其影响最强;南线区域国家,国内外需求对其影响最强。(4)物流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北线比中线区域国家,运输基础设施对物流服务能力与竞争力的影响更强;北线比南线区域国家,国际关系及贸易开放度对其影响更强。(5)货运全程监控能力:北线区域国家,国际关系及贸易开放度对货运全程监控能力的影响最强;中线区域国家,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能力对其影响最强。(6)运输及时性:中线区域国家,运输基础设施对运输及时性的影响最强。最后,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国家提出改善物流绩效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