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前提和基础的学科——物理学,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总结得出必须建立在大量真实有效的客观实验基础上。但是有些实验受到客观条件、操作对象或者其它不可控原因的限制,应用常规的实验手段难以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达到实验目的,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却可以弥补和完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合理地利用几何画板辅助物理教学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增强物理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一线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一把“利剑”。本论文首先对要研究的问题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或物理实验室里,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很难向学生直观演示一些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其次,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目的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对有效教学进行概念界定和介绍相关的课程理论依据以及遵循的几种原则,由此引出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介绍几何画板,包括定义、特点、发展历史、使用简介以及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在此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的选修3-4中的《波的衍射和干涉》为例,借助几何画板进行物理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并与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比较与评价。最后再利用SPSS软件对课程教学前后学的测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效果。实践研究表明,利用几何画板设计的教学小课件具有放大实验效果,将定性分析提高到定量描述的高度,并且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更容易、更透彻理解这些知识点。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基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和几何画板强大的功能,一线教师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灵活利用几何画板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