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用经济时代,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显然非常重要。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不断向世界一流商业银行看齐,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目前,我国进入了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转变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违约风险凸显,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进而会制约商业银行反哺实体经济的能力,2012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和广东顺德地区的钢贸行业先后爆发严重信贷危机,对笔者所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笔者选取了顺德钢贸危机作为新常态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此作为切入点,探求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优化风险防控体系的路径。在着手进行本论文的写作之前,本人针对顺德钢贸行业的发展现状、各商业银行开展钢贸信贷业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实地走访了若干个钢贸企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和数据,为本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首先概述了信用风险理论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顺德钢贸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经济环境因素、顺德钢贸企业自身的发展困境、担保圈的影响和各商业银行过度授信的问题,然后以农业银行一家二级分行的立场对钢贸危机折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足进行了反思,并积极寻找优化完善的对策方案,既作为学术方面的探讨,也作为本人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