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传播是各种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以及与其环境的多层次复杂现象密切镶嵌、交集形成的社会现象。虽然人们力求从客观、精确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然而,由于研究者的学术积累、知识背景的不同,必然导致学者个体研究的有限性和某种主观性。因此,从总体的方面,了解把握组织传播研究的功能、价值、特质,并对组织传播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个体性、价值性、习惯性、偶然性加以描述和解释,以概念框架的形式,对组织传播研究的范式进行总结,就显得尤为必要。
美国作为组织传播学科的发源地,已将组织传播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其组织传播在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变革及其细微的变化,都体现出了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认识和总结美国组织传播近20年在研究范式上的转型,将为中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并对中国本土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讨论1988年到2008年美国组织传播研究的主题、研究方法、理论模式的发展状况。归纳和描述美国组织传播研究范式演变的轨迹。
本研究的结论是,任何一种组织传播研究范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新媒介中的信息传递范式,因其关注的焦点仅仅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数据,在具体的研究过程呈现出一种单一性特征,以致于无法解释现象背后复杂的人类关系;多元语境范式往往忽略了组织传播知识,需要应用于实践才能实现其价值;反思与对话范式,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无法简单地通过研究者的相互作用,得到一个明确的、不超出事实的组织传播方面的绝对真理。
然而,上述三种组织传播研究范式,对于中国组织传播的创新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认识美国组织传播1988到2008年间范式研究的局限性,有助于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助于中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