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2A(LMP2A)促进了鼻咽癌(NPC)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肿瘤的侵袭性。研究发现,转移性肿瘤抗原1(MTA1)的过表达在多种癌症中被发现具有提高肿瘤转移的功能。LMP2A和MTA1这两个蛋白之间的分子机制关联已经提出了,但没有得到深入研究阐明。在这项研究中,免疫组化分析发现MTA1高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在鼻咽癌组织中MTA1高表达于癌巢和癌浸润发生部位。MTA1的高表达与E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构建MTA1过表达和干扰表达的鼻咽癌细胞系,免疫印迹和侵袭小室实验检测MTA1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EMT发生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wnt1通路和β-链蛋白(β-catenin)核转位来研究MTA1发挥功能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MTA1通过wnt1通路活化促进了鼻咽癌的转移和EMT发生。然后本研究探讨了LMP2A通过雷帕霉素的机制效应蛋白(mTOR)的下游调控通路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真核起始因4E(4EBP1-eIF4E)轴增强了MTA1的蛋白表达从而促进了鼻咽癌的EMT发生。总而言之,MTA1高表达对鼻咽癌侵袭的促进作用是通过wnt1通路和β-catenin的活化促进了EMT的发生实现的。进而,通过mTOR下游调控通路4EBP1的抑制剂INK-128的作用,我们发现LMP2A表达激活了4EBP1-eIF4E通路,并增加了MTA1蛋白在翻译水平,并且不完全依赖于c-myc的调控。这些发现为理解LMP2A和MTA1蛋白之间的分子机制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揭示了4EBP1-eIF4E通路在鼻咽癌EMT发生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