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同步扭振动态特性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发展战略实施,大型煤电基地相继投运,普遍采用单机容量为600 MW-1000 MW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并且大量应用加装串补电容的输电线路来提高传输能力。大容量机组与大电网相互作用,特别是与串补线路相互作用,极易引起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次同步扭振问题。因此,次同步扭振问题是我国顺利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发展战略、协调大电网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开展次同步扭振动态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现存的电机参数与等值电路参数关系主要包括经典参数关系、近似精确参数关系以及迭代参数关系。本文分析了这3种参数关系存在的问题,分别建立了基于“静止频率响应”和“空载三相突然短路”试验的严格参数关系,分析了各种参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并且分别应用同步电机运算电抗频率响应特性和特征值分析,研究了各种近似参数关系对次同步扭振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了应用严格参数关系的必要性。推导了在同步电机dq坐标系下的5阶感应电动机动态方程,此方程能够与包含电网电磁暂态的动态方程接口。进而建立了包含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及动态负荷的次同步扭振分析线性化方程,分析了不同类型负荷对次同步扭振模态阻尼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当系统等值阻抗特别小的情况下,才可以忽略负荷对扭振模态阻尼的影响;在通常系统等值阻抗情况下,仅考虑RLC谐振电路影响而忽略负荷与扭振模态之间互作用,结果可能过于乐观。应用机电耦合模型推导了扭矩线性解,定义了扭矩模态型及扭矩贡献因子,把小扰动扭振动态与机电系统模态联系起来,建立了小扰动扭振动态解析方法。另外,定义了“转子角全模态型”、“扭振模态型”等物理概念,推导了受迫振动模型的解。并应用上述分析回答了3个问题:“机电耦合模型”、“自由振动模型”和“受迫轴系模型”等3种模型的轴系扭振动态是否等价;为何模态型和自然扭振频率的计算值和测量值有很大偏差;怎样直接分析小扰动扭振动态特性。针对大扰动扭振动态问题,推导了扭矩2阶解,定义了模态非线性指标及非线性贡献因子,把大扰动扭振动态特性分析与非线性模态分析联系起来,建立了分析大扰动扭振动态特性解析方法。提出了模态叠加原理,并将该原理应用于2阶解,提出了一种预测暂态扭矩放大的方法。最后,应用上述建模及分析方法研究了某实际6机串补系统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同步电机参数转化对实际多机系统扭振模态阻尼的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各种近似参数转化方法都无法保证其自身计算结果的保守性。在实际多机系统中振荡模态繁多,应用本文所提出的大(小)扰动扭振动态特性研究方法,能够将这些模态与大(小)扰动扭振动态直接联系起来,也能够深入理解扭振动态的内部机制,提供描述大(小)扰动扭振动态特性的定量信息。这些定量信息指导机电系统安全运行,为研究汽轮发电机轴系次同步扭振抑制措施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显示了本文所提出的建模及分析方法的优势。
其他文献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切实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已成为档案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目前补充性肠外营养(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PN)作为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无法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时的补充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SPN的临床疗效被肯定,且被国内外
  把“管灌”这一广大农村使用最为普遍的节水灌溉,与其它多种节水灌溉相结合,比作“1+x”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就是利用“管灌”输水速度快、能耗低,水利用率高(95%以上)的优
本文以中文法律文本的对外翻译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修改过程中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英译本的分析,初步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法
<正>五、内科治疗内科药物治疗的总原则:必须明确治疗目的,确定属于术前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或者姑息治疗;必须及时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目标和药物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