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掺杂纳米TiO2/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所使用的涂料、油漆等材料中含有的甲醛等有机污染物给室内环境造成了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光催化技术是一项环境友好的技术,在环境净化领域,特别是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领域的应用前景诱人。在众多光催化剂中,TiO2以其无毒价廉,催化活性高,无二次污染而最为常用。   本研究以电气石粉为载体,TiCl4为前驱体,用水解沉淀法负载纳米TiO2薄膜,考查了水解体系中钛起始浓度、pH、水解温度、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水合TiO2粒子的形貌、晶粒尺寸及晶相组成的影响,采用现代的检测手段对合成的纳米TiO2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以甲醛为模型物,通过正交和单因素条件优化实验确定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   由于纳米TiO2自身的局限性,使TiO2在可见光区光催化降解效率不高,本研究采用镧掺杂的方法来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以甲醛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镧掺杂量:0.4%。结合SEM、TEM、FT-IR、XRD等现代测试手段对镧掺杂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电气石表面均匀负载了平均粒径12nm左右的锐钛矿型的纳米TiO2粒子,镧掺杂可有效地阻止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提高了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   将镧掺杂纳米TiO2/电气石复合材料在1m3环境舱内对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的去除实验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在甲醛去除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见光照射300min,甲醛初始浓度为1.625mg/m3,去除率可达到77.29%。
其他文献
蒙古国境内保存有众多四方形遗址,多见于鄂尔浑河谷,蒙古国与中国考古人员对靠近回鹘汗国首都哈拉巴拉哈逊的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的四方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其中的六
纳米SnO_2作为一种典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较低的制备温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使其在陶瓷、透明导电、发光材料、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气敏传感器、催化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微波水热法和传统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SnO_2纳米粉体,并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为模拟反应研究了SnO_2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N、F掺杂的SnO_2样品,通过控制掺杂元素的掺杂量对SnO_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磁光玻璃又叫法拉第旋光玻璃,是近几十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透明磁光功能材料,当偏振光通过带有磁场的玻璃时,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因其光学性能好、磁光性能优异可用于制作光线
“出土西夏字书整理研究及语料库建设”是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以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段玉泉研究员为首席专家,集中了国内外近20名从事西夏文献解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