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检验及抗穗发芽品种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xyy001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收获前遇到阴雨天气易穗上发芽,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劣化加工品质和种用价值。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麦区,属于穗发芽频发、重发区域。近年来出于食品加工和商业上的考虑,主栽品种多为白粒小麦,但白粒小麦品种的抗穗发芽能力较弱,筛选或引进抗性种质,培育白粒抗穗发芽品种,提高品种本身的抗性水平成为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试验采用已报道的四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标记Vp1B3、Xgwm155、Xgwm269和Xbarc170,对97份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品种(系)及地方品种进行检测,主要结果如下: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钾肥运筹对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个不同产量潜力水平的甘薯品种北京553、红香蕉为试验材料,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钾肥运筹对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施钾处理均能提高块根产量,不同品种增产幅度有差异。两品种均以基施钾肥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基施钾肥不仅提高了单薯重也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封垄期追施钾肥处理和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钾肥
减数分裂是物种世代交替的重要环节,是性状遗传和基因重组的基础。多倍体植物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全基因组加倍,对同源染色体正常配对与分离形成巨大挑战。多倍体在形成与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可能会保留关键变异。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为多系起源的异源四倍体,不同遗传背景和不同育种途径而来的甘蓝型油菜存在减数分裂稳定性的差异。本研究以来自于世界主要油菜种植国的189份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纤维作物,苎麻纤维制品具有轻盈、透气、防霉等许多优良的品质,在纺织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抗皱性差和织物刺痒感等原因,使得苎麻纤维在其产品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