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发病率约5%-10%,是引起不孕最常见的病因。其病因在多年的研究下仍不明确,关于病机的研究虽然还不清楚,但目前发现其最主要的是胰岛素抵抗,而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更高。
目前现代医学没有针对PCOS的特异性药物,多从胰岛素抵抗和促排卵等方面着手,但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而且手术也疗效欠佳,且术后复发概率大,因此目前临床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已经很少采取手术。
中医学认为PCOS的病机是与肾、天癸、冲任和胞宫相关,而最主要环节在于肾。肾阳亏损影响气化,导致水湿内停,逐渐湿阻气机、痰凝经脉则形成肥胖,肥盛女人无子者。目前中医学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单纯中药治疗虽然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但多数患者因见效慢和疗程长而放弃。针灸在治疗PCOS方面存在巨大优势,但目前对于针灸治疗肥胖型PCOS的临床报道较少,且存在方法较单一、多数设计不规范和样本量小等问题,导致其结果的可信度较低。因此,寻找针对肥胖型PCOS更有效、毒副作用更小、更能防治远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次研究欲通过临床研究为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性激素、甘油三酯、SF-36量表之间的差异,并通过B超比较卵泡大小,为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方法:
筛选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初次确诊,尚未进行治疗干预的育龄期肥胖型PCOS妇女60人,随机分为针刺联合达英组和单纯达英组各30人。
治疗组:针刺联合达英-35治疗
①选穴方案为:天枢、气海、关元、中极、子宫、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定位及针刺深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及定位》(GBT12346-2006)为依据。
②针刺方法:治疗时,在环境安静温度适中的空间下,令患者放松,勿过于紧张,行针者要求精神集中,注意力在针下,要求得气的感觉。针刺得气时,患者有酸麻胀重感,或痛、热、凉、抽动、蚁行感等,偶尔会有沿一定方向传导、扩散的现象。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平补平泻法依次施诊,得气后留针20分钟。在患者月经后第7天治疗,隔天1次,10次/月,持续3个月。
③同时给予患者达英-35(ScheringGmbH&Co.ProduktionsKG,批号:国药准字J20140114)治疗。在患者月经后第5天服用,每日1片,连续服用3周,持续3个月。
对照组:给予患者达英-35治疗。疗程和方法同上。
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性激素、甘油三酯、SF-36量表等。将搜集的数据录入Excel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先采用正态性检验(Shapiro-Francia检验),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则中位数(四分位值)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交叉表,检验效能设为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基线资料:治疗组(针刺+达英组)和对照组(达英组)在治疗前比较,年龄、BMI、空腹血糖、胰岛素、FSH、LH、E2、P、T、PRL、卵泡大小和SF-36量表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空腹血糖、胰岛素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素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3.甘油三酯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甘油三酯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4.血清性激素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LH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H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FSH、E3、P、PRL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卵泡大小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卵泡大小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泡大小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6.SF-36量表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SF-36量表八个维度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机能和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此之外,其他6个维度的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治疗过程中仅有对照组出现1例患者晕针,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1.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水平。
2.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LH水平。
3.针刺能增强西药在促进卵泡发育方面的作用。
4.针刺能帮助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的生理机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生存质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发病率约5%-10%,是引起不孕最常见的病因。其病因在多年的研究下仍不明确,关于病机的研究虽然还不清楚,但目前发现其最主要的是胰岛素抵抗,而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更高。
目前现代医学没有针对PCOS的特异性药物,多从胰岛素抵抗和促排卵等方面着手,但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而且手术也疗效欠佳,且术后复发概率大,因此目前临床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已经很少采取手术。
中医学认为PCOS的病机是与肾、天癸、冲任和胞宫相关,而最主要环节在于肾。肾阳亏损影响气化,导致水湿内停,逐渐湿阻气机、痰凝经脉则形成肥胖,肥盛女人无子者。目前中医学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单纯中药治疗虽然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但多数患者因见效慢和疗程长而放弃。针灸在治疗PCOS方面存在巨大优势,但目前对于针灸治疗肥胖型PCOS的临床报道较少,且存在方法较单一、多数设计不规范和样本量小等问题,导致其结果的可信度较低。因此,寻找针对肥胖型PCOS更有效、毒副作用更小、更能防治远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次研究欲通过临床研究为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性激素、甘油三酯、SF-36量表之间的差异,并通过B超比较卵泡大小,为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方法:
筛选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初次确诊,尚未进行治疗干预的育龄期肥胖型PCOS妇女60人,随机分为针刺联合达英组和单纯达英组各30人。
治疗组:针刺联合达英-35治疗
①选穴方案为:天枢、气海、关元、中极、子宫、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定位及针刺深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及定位》(GBT12346-2006)为依据。
②针刺方法:治疗时,在环境安静温度适中的空间下,令患者放松,勿过于紧张,行针者要求精神集中,注意力在针下,要求得气的感觉。针刺得气时,患者有酸麻胀重感,或痛、热、凉、抽动、蚁行感等,偶尔会有沿一定方向传导、扩散的现象。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平补平泻法依次施诊,得气后留针20分钟。在患者月经后第7天治疗,隔天1次,10次/月,持续3个月。
③同时给予患者达英-35(ScheringGmbH&Co.ProduktionsKG,批号:国药准字J20140114)治疗。在患者月经后第5天服用,每日1片,连续服用3周,持续3个月。
对照组:给予患者达英-35治疗。疗程和方法同上。
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性激素、甘油三酯、SF-36量表等。将搜集的数据录入Excel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先采用正态性检验(Shapiro-Francia检验),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则中位数(四分位值)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交叉表,检验效能设为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基线资料:治疗组(针刺+达英组)和对照组(达英组)在治疗前比较,年龄、BMI、空腹血糖、胰岛素、FSH、LH、E2、P、T、PRL、卵泡大小和SF-36量表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空腹血糖、胰岛素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素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3.甘油三酯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甘油三酯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4.血清性激素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LH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H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FSH、E3、P、PRL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卵泡大小变化: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卵泡大小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泡大小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6.SF-36量表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SF-36量表八个维度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机能和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此之外,其他6个维度的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治疗过程中仅有对照组出现1例患者晕针,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1.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水平。
2.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LH水平。
3.针刺能增强西药在促进卵泡发育方面的作用。
4.针刺能帮助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的生理机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