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鼠龄7天的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于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不予任何处理;实验组置于氧箱中饲养,给予75%高氧5天后返回空气中再饲养5天,以制备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将鼠龄17天的两组小鼠断颈处死,摘除眼球制作标本,光镜下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每只眼球的每张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平均为(4.05±1.78)个,实验组每只眼球的每张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平均为(19.43±2.35)个。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7,P<0.05)。免疫组化DAB显色,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均可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每只眼球的每张视网膜切片中BDNF阳性细胞的灰度值平均为(99.28±3.15)%,实验组每只眼球的每张视网膜切片中BDNF阳性细胞的灰度值平均为(79.32±2.52)%。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2,P<0.05)。结论:高氧能有效诱导小鼠视网膜产生新生血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中发挥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