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移植术后骨髓niche变化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旨在比较研究AA患者骨髓血管niche( Vasc ular nic he)、血管旁nic he(Perivascular niche)及成骨niche(Osteoblastic niche)与对照组有无差异,并对allo-HSCT后AA患者骨髓 niche是否有改变进行观察,并初步探讨移植后AA患者骨髓niche改变的原因,为研究AA骨髓niche提供实验基础,亦为探讨AA的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  取46例初诊AA患者和15例对照组骨髓活检标本,进行抗CD34、CD146和Osteopontin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数CD34+血管内皮细胞、CD146+血管旁细胞和Osteopontin+骨内膜下细胞,比较 AA患者骨髓 niche与对照组骨髓 niche靶细胞数有无差异。其中 CD34+血管内皮细胞、CD146+血管旁细胞、Osteopontin+骨内膜下细胞分别代表血管niche、血管旁niche、成骨niche。24例AA患者接受allo-HSCT,分别在移植后+1m、+2m、+3m、+6m和+12m取骨髓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髓niche靶细胞数较移植前是否有改变;用骨髓MSCs培养、STR-PCR和ELISA方法,检测骨髓MSCs DNA指纹图、骨髓细胞因子水平,推测引起AA患者a llo-HSC T后骨髓nic he改变的可能原因。  结果:  1.46例初诊AA患者骨髓niche与对照组相比,每个高倍视野CD34+血管内皮细胞(8.00 vs12.67)、CD146+血管旁细胞(7.17 vs10.67)及Osteopontin+骨内膜下细胞(0.33 vs3.67)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4例移植的 AA患者 C D34+血管内皮细胞、C D146+血管旁细胞及Osteopontin+骨内膜下细胞数分别为7.30±3.51、6.68±3.59、0.90±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22±3.85、12.53±5.43、4.95±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1月 CD34+血管内皮细胞和 CD146+血管旁细胞数分别为12.75±3.94、10.84±4.65,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而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骨髓血管nic he和血管旁nic he细胞数有修复;Osteopontin+骨内膜下细胞1.69±1.56,较移植前有增高,但与移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成骨niche无修复。在allo-HSCT后第2月,CD34+血管内皮细胞和CD146+血管旁细胞数达高峰,分别为15.67±6.81、14.55±7.19,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teopontin+骨内膜下细胞数1.79±2.66,但与移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12月,骨髓CD34+血管内皮细胞和CD146+血管旁细胞数均较移植前升高,其中CD34+血管内皮细胞和CD146+血管旁细胞数与移植前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Osteopontin+骨内膜下细胞与移植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共分析21例次allo-HSCT后AA患者骨髓MSCs DNA指纹图,供者源骨髓MSCs嵌合率1.93%±1.19%,且均小于5%。  4.与移植前相比,正性调控细胞因子VEGF、SDF-1α移植后升高,其中VEGF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负性调控因子OPN、TNF-α、IFN-γ移植前后没有明显改变。  结论:  1.与对照组相比,AA患者骨髓血管nic he、血管旁niche及成骨niche细胞数均明显减少。  2.与移植前比较,AA患者a llo-HSC T后1年内,血管nic he和血管旁niche细胞数增加,在移植后第2月达高峰,而成骨niche细胞数未见明显改变。  3. AA患者allo-HSCT后1年内,无供者源骨髓MSCs植入;负性调控因子OPN、TNF-α和 IFN-γ移植前后没有明显改变,而正性调控因子 VEGF和SDF-1α较移植前升高可能是血管niche和血管旁niche修复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超超临界660 MW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超低排放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诊断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脱硝性能提效和运行优化集成
目的:通过3.0TMR对女性盆腔的扫描探讨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的诊断以及恶性程度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2013年1月至年2016年1月行子宫磁共振检查及
目的:  对474例眩晕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便发现各个眩晕疾病的特点。  方法:  将474例眩晕疾病患者按各个眩晕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在各个疾病组中按不同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