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说文》成书于公元121年,许慎先后用时二十多年完成这一巨作,时间虽已久远,但许书创造的价值历久弥新。许书首创部首编排体例,将9353字统属于540部之下,秩序井然,同时全面分析汉字的形、音、义,广征博引。仔细翻看《说文》,我们不难发现,收字相对较多的部首,能集中反映一定的意义,如玉部反映玉文化,示部反映祭祀文化等,此外,《说文》中有些部首虽单独统摄一部,但与别的部首在意义上存在相关或相近现象,如中部、艸部、木部等是与草木有关的部首,未部、辰部、酉部等是以地支为内容的部首,宀部、户部、门部等是与房屋建筑有关的部首。它们共属一个大类别,将这些部首集中起来可探究深层意义。本文以《说文》与“食”有关的23个部首,下辖283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意义与文化。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说文》与“食”有关部首字的体例研究,主要解说字的编排顺序、说解字形的方法以及解说字义的方法。第二部分对《说文》中与“食”有关部首所收字按意义进行归纳分类,将这些字分为与“食”相关的名称类、与“食”相关的动作类及农作物生长、食物的特性、人的满足状态及其他,得出一个相对清晰的食部类分类体系。第三部分是对《说文》与“食”有关部首字行废问题研究,主要将这些字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进行比对分析,考察《现汉》收字情况及释义变化。第四部分是对文化内涵的考察,从农业文化、烹制文化、饮食礼制与祭祀文化四个方面来看。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的说明,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有待考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