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网络语言隐喻的对比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和飞速发展,促使互联网成为了20世纪人类最具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发明。它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缩小,把全世界的网民通过一种看不见摸不清的“线”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成为一个大家庭,人们无论相距多远,都可以坐在电脑前,凭借着电脑键盘的输入,实现无障碍的交流。而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键盘的输入、输出中形成的。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日常交际用语的独立性的新兴的语言系统。这就为我们语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对于网络语言的特点、形成方面的研究也曾一度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多方面收集了中韩网络语言,对常见的隐喻现象进行考察,分析中韩网络语言在隐喻方面的异同,考察网络语言中隐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隐喻现象在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分类,将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区分为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隐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存在于人类的日常交际中,理查兹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我们日常交际的词语系统几乎都是隐喻性的。而作为网络交际工具的网络语言,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喻现象。从隐喻角度来分析语言词汇的构成,是语言学家或者说隐喻学家们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从隐喻角度来分析网络语言,从隐喻角度对中韩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所以,我们就从隐喻角度对中韩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力求全面分析中韩两国网络语言隐喻的不同之处,并从思维、文化、语言三个方面对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概念隐喻理论下的中韩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造词语、旧词新词、文字方面,进而分析中韩网络语言产生差异的原因,如认知思维上的差异、文化差异、敬语、谦语的选择,中韩两国各自有不同而表现。通过对中韩网络语言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网络词汇的含义和中韩网络语言的差异。充分了解中韩两国相关文化,以及认知思维的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针对电力部门亟需解决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和GRU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方法首先对输入的历史数据,包括电
江苏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与影响,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把保增长与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文章总结了江苏培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疑难病例抗感染治疗的典型案例及其药学监护过程,为其今后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病例讨论及会诊时,分析疑难病例合理
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物质,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具有抗氧化、促免疫和调节脂类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文章就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与药理功效进行综述,并就其应用现状进
社会科学本土化是一个好命题,但关起门来的本土化是个伪命题,因为这不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表现。一个好的本土理论,是在与西方理论的比较中才能够被建构出来的,因而好的本
随着社会全方位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拥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已成为高职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高职英语作为目前高职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对高职人才的英语能
2012年10月11日,著名的诺贝尔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此,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客观地说,各国译者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对他此次获奖具有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