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关注并重视的问题,随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系统趋于完善和成熟,从1995年到2017年我国中小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评价指标却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地区的城乡学生都存在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将对邯郸市城乡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对改善邯郸市城乡初中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继续深入研究中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论文以邯郸市城乡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特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城乡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此差异性的对策。研究结果:(1)通过比较分析,邯郸市城乡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之间存在差异:乡镇男生、乡镇初一年级男生的速度素质好于城市,但初一年级总体上乡镇学生却差于城市(P﹤0.01);城市初三年级女生在柔韧素质方面优于乡镇(P﹤0.05),但整体女生、初一年级、初一年级男生和初二年级男生的柔韧素质乡镇均好于城市(P﹤0.01);除乡镇初一年级女生的下肢爆发力好于城市外(P﹤0.05),初三年级、初三年级男生和女生都在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素质方面明显好于乡镇(P﹤0.01)。(2)影响城乡初中生身体素质差异性的因素有:乡镇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体育老师的思想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的学校、学生更加重视体育中考分数,在训练时间和学生的训练参与度上都好于乡镇。(3)根据邯郸市城乡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邯郸市城乡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对策有:一、学校要提高对体育的重视,严格体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完善体育场地器材,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或比赛。二、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体育老师培训和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创新精神;体育教师应该抓住体育课堂,不仅要适当增加体育课的强度,丰富教学内容,更要对学生传授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义。三、学校应建立学校、家庭和学生三位一体的体育锻炼体系,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干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严格执行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成绩制度,强化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研究结论:(1)邯郸市城乡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乡镇男生、乡镇初一年级男生的速度素质好于城市,但初一年级总体上乡镇学生却差于城市;城市初三年级女生在柔韧素质方面优于乡镇,但整体女生、初一年级、初一年级男生和初二年级男生的柔韧素质乡镇均好于城市;除乡镇初一年级女生的下肢爆发力好于城市外,初三年级、初三年级男生和女生都在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素质方面明显好于乡镇。(2)学校体育课、课间体育、课外体育和中考体育训练的有效开展影响着初中生身体素质的水平。(3)改善邯郸市城乡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应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尤其是乡镇学校。第一,学校要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第二,体育教师应该抓住体育课堂,不仅要适当增加体育课的强度,丰富教学内容,更要对学生传授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义;第三,提高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