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我们前期利用lncRNA芯片,采用高通量筛查技术分析了我院结直肠标本库中5株结直肠癌细胞及其配对5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lnc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引起我们关注的是lncRNARP4-612B15.3,其在5株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中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明确lncRNARP4-612B1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lncRNARP4-612B15.3在大样本结直肠癌组织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lncRNARP4-612B15.3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标本库中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标本30例,每例标本含有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缘≥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的表达水平,以β-Actin为内参,对比观察癌组织与其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差异的表达,结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将实验数据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层分析,全部实验结果与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lncRNARP4-612B15.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70.00%(21/30)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表达水平比相对应的正常组织表达水平降低。经过数据处理后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的相对表达量(0.61±1.25)低于正常组织(4.7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lncRNARP4-612B15.3的相对表达量(0.60±0.81)比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0.87±1.20)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肿瘤浸润深度:T3期+T4期的结直肠癌组织lncRNARP4-612B15.3相对表达量(0.40±0.69)比T1期+T2期的结直肠癌组织(1.41±1.8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表达水平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显示: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组中lncRNARP4-612B15.3的相对表达量(1.21±0.65)高于低、未分化组(0.93±0.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6.根据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划分的患者临床预后分期(TNM分期),所有入组病例无0期患者,其中Ⅰ期+Ⅱ期的结直肠癌组织lncRNARP4-612B15.3相对表达量(2.04±1.54)比Ⅲ期+Ⅳ期的结直肠癌组织(0.79±1.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的表达水平比癌旁正常组织降低,提示lncRNARP4-612B15.3表达水平可能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lncRNARP4-612B15.3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会导致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升高,同时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2.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3.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RP4-612B15.3的表达水平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及TNM分期降低呈下降趋势,提示lncRNARP4-612B15.3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性生长及患者的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