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大柄”与“圣人之履”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变迁与政治嬗变休戚相关。本文拟从政治史的视野观察唐代礼制变迁,同时希望从礼仪的角度来观察唐代政治演进,于吉、嘉、宾、军四礼中选取明堂、巾帻制度、二王三恪、宣露布四项礼仪展开研究,以求探明这些礼制在唐代历史过程中所含有的特殊政治理念。本文共分四章,将礼仪制度看作是权力运作的符号,围绕驱动唐代礼制变迁背后的政治、社会力量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唐代“二王三恪”的变化。“二王三恪”属于宾礼的范畴,原本是在模仿尧舜禅让设立虞宾的故事。因为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朝代交替号称禅让,所以此礼制问题又在这一长时段凸显出来。唐初以周、隋为“二王”,上承周隋北朝脉络,即表明了对北朝政权的认同。关陇集团在当时实际控制和掌握着正统观念的话语权,来自关东或南方的士人群体尚无力打破这种局面。而高宗、武后以后有关“二王三恪”的改设,以及关于李唐历运及正统问题的讨论,实际与各种政治集团势力消长密切相关。关陇集团式微的过程,也是朝野内外不断提出改辙唐代历运与“二王三恪”,并转而承袭周、汉与南朝不同主张的过程。自天宝十二载立隋、周、北魏为“二王三恪”后,不再改易,也再未见争论。大家只是沿着历史的惯性,对隋、周、北魏产生认同。不争论,意味着南北朝积攒下来的关于岛夷、索虏的“族群边界”,抑或“正统之争”的坚冰,在此时行将消融殆尽。李唐政权通过科举取士一途,向各个地域的士人开放,国家政权也不再掌握在带有地域色彩的某个政治集团手中。自此之后,在“祠庙系统中”构建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周、隋、唐这一正统合法渊源演进序列,终唐之世,不复更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唐代巾帻制度的变化。巾帻制度属于嘉礼的范畴。北周以来头饰的潮流为著名政治人物所引领。头饰是政治人物权力的象征符号。政治变,头饰亦变。唐代武德、贞观年间流行过平头小样、花搭耳帽子、魏王踣样、赵公浑脱帽等头饰。武则天革命之后一改前朝时尚,推行了“武家诸王样’’。武家诸王样的推行意在包装武家诸王,建立一个由武家诸王控制整个朝局的政权。中宗复位之后曾经在景龙四年推行过“英王踣样”,这恐怕也与他想要树立权威的想法相关。不过,中宗稍表现出权力欲,就被韦后、安乐公主鸩杀。开元初期,玄宗针对武韦以来的奢靡服饰,下制禁断。改造旧服饰的同时,也在树立新的秩序。直至开元中后期,玄宗才推行了自己的新头饰“长脚罗幞头”和官样圆头巾子,“长脚罗幞头”推行的契机是为了改造权臣张说的头饰,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此时期君进臣退的政治形态。天宝后期,杨国忠家族的女性头饰、服饰也是长安城中流行的景观,体现了他们家族地位的变化。安史之乱后,依然出现了多种头饰。其中最显著的是军容头的流行,这是宦官势力的的体现。五代十国时期,因为缺乏最高的权威,各僭越之主,在不同的政治形势之下,创造出多种头饰。头饰如时局,也会因为不同的政治形势,具备不同的时代格。第三章探讨“明堂”作为政治景观在武则天政治生涯的特殊意义。君主政治面貌的变化,会体现在国家首都具备纪念碑性的景观上。从皇后到天后,再到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皇帝,武则天尊号的每一次变化,都浓缩地反映了她在政治上前进的每一步轨迹。与此同时,宫殿核心区以明堂为代表的建筑群不断地被建设、诠释。明堂不仅是圣母神皇百世继周、复古情怀的象征,还被诠释成弥勒所造的化城、道教圣君的仙宫、转轮王的七宝台。沿着明堂中轴线所修建的大佛像、天枢、九鼎等纪念碑景观,亦是武则天模仿转轮王供奉弥勒、化谓四方的体现。开元新政,这些纪念碑的拆除,意味着某种视觉政治的重建。第四章围绕“露布”的行政、礼仪运作展开。露布约自四世纪以后演变成为军事捷报的代称。露布不仅是唐代公式令规定的一种官文书,同时也属于唐代军礼的范畴。露布在行政运作过程中,仪式展示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宣露布礼将信息传递与礼仪展演合二为一,是六、七世纪前后形成的表达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露布在具体的行政与礼仪运作过程中,都有从权力顶端皇帝,经由官僚,再到行政统治末梢“编户齐民”的宣示过程。与郊天、宗庙等祭祀的“密闭性”和“神秘性”不同,与宣露布配合的凯旋仪式也具有强大的展演功能。宣露布与献俘配合的仪式典礼,在城市公共空间展演,带有“国家剧院”的色彩。
其他文献
哈尔滨会展中心主馆是一展览类的建筑,结构设计比较合理且有特色,对以后类似建筑可起到参照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张弦桁架结构设计和主馆设计中的荷载作用分析及参数选择。关于
探讨了用差分法的思想确定收入或成本函数中一元高次方程的最高次数,指出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
伊壁鸠鲁哲学是以原子本体论为根本内涵的思想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永恒运动论、虚空存在论、感觉准则论、朴素唯物论。伊壁鸠鲁哲学的原子本体论对解决“一”与“多”的哲学
世界上所有文明,包括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都具有共性,即珍惜友谊、公平和宽容。这些价值观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原则,而且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重视并世代流传下去,
1980年代以来,持续偏高的出生性别比使得中国农村婚姻挤压和男性成婚困难问题广受各界关注。婚姻市场中“男多女少”的供需失衡不仅会影响婚姻的缔结,引发男性婚配危机;也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